海陽廂都古風
鳳城原是昌黎地,廂民四繞擁江東。
鄰揭太和猶易治,附郭歸仁爲政豐。
東莆蓬萊連上莆,龍津錯繡接登龍。
登瀛準儗登雲步,一水天南桂影濃。
風淨秋溪攢秀色,龍溪環海慶朝宗。
此中自昔稱鄒魯,今日還思渤海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海陽(hǎi yáng):地名,古代地名,今山東省海陽市。 廂(xiāng):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揭(jiē):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太和(tài hé):古代地名,今山東省太和縣。 莆(pú):古代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蓬萊(péng lái):古代地名,傳說中仙境之一。 龍津(lóng jīn):地名,古代地名,今山東省龍口市。 綉(xiù):古代地名,今山東省諸城市。 登瀛(dēng yíng):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桂(guì):古代地名,今廣西桂林市。
繙譯
鳳城原本是昌黎地的一部分,廂民四周環繞著江東。鄰近的太和地區治理便捷,附近的郭村以仁政著稱。東邊的莆田和蓬萊相連,龍津和綉城相接。登瀛之地倣彿登上雲耑,一條水流曏南,桂影濃鬱。清風拂過鞦谿,秀麗景色交相煇映,龍谿環繞大海,慶祝朝廷。這裡自古以來就被稱爲鄒魯之地,如今仍然懷唸渤海之宮。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海陽廂都的古風景致,通過描寫各地的地名和景物,展現了古代地域的繁榮和文化底蘊。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名和景物描寫,營造出一幅優美的畫麪,展示了古代社會的繁榮和文化傳承。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己酉夏觀察金公有祝釐之行餘臥病弗獲祖之江干每枕上有懷輒得詩一二句積之綴成四首用當驪歌 》 —— [ 明 ] 林熙春
- 《 東巡紀事十一首其六寶抵道中盛雪 》 —— [ 明 ] 林熙春
-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黃思元丈放舟韓江登三元塔絕頂已陪太守金公別駕劉公觀競渡仍登塔傳杯觀者如堵薄暮就江東陸回 》 —— [ 明 ] 林熙春
- 《 壽寒窗兄七三 》 —— [ 明 ] 林熙春
- 《 予告還裏辱諸老贈詩用韻漫和十一首和葉相國臺翁 》 —— [ 明 ] 林熙春
- 《 入里門誌喜因示兒孫四首 》 —— [ 明 ] 林熙春
- 《 林存古自莆遠訊次韻奉答 》 —— [ 明 ] 林熙春
- 《 二十年前屢過平遠一主大柘林仰峯一主東石林玉山二人皆貲雄閭里以好客聞玉山有子三人因兄弟相詰敗仰峯有子十一人不嫖不賭又中有青衿而亦以敗何也仰峯以一人聚之子以十一人分之費且不節而亦以廢箸此耳辛酉應召過而心傷爲賦二絕亦以勸爲人子者 其一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