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廂都古風
鳳城原是昌黎地,廂民四繞擁江東。
鄰揭太和猶易治,附郭歸仁爲政豐。
東莆蓬萊連上莆,龍津錯繡接登龍。
登瀛準儗登雲步,一水天南桂影濃。
風淨秋溪攢秀色,龍溪環海慶朝宗。
此中自昔稱鄒魯,今日還思渤海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海陽(hǎi yáng):地名,古代地名,今山東省海陽市。 廂(xiāng):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揭(jiē):古代行政區劃單位。 太和(tài hé):古代地名,今山東省太和縣。 莆(pú):古代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蓬萊(péng lái):古代地名,傳說中仙境之一。 龍津(lóng jīn):地名,古代地名,今山東省龍口市。 繡(xiù):古代地名,今山東省諸城市。 登瀛(dēng yíng):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桂(guì):古代地名,今廣西桂林市。
翻譯
鳳城原本是昌黎地的一部分,廂民四周環繞着江東。鄰近的太和地區治理便捷,附近的郭村以仁政著稱。東邊的莆田和蓬萊相連,龍津和繡城相接。登瀛之地彷彿登上雲端,一條水流向南,桂影濃郁。清風拂過秋溪,秀麗景色交相輝映,龍溪環繞大海,慶祝朝廷。這裏自古以來就被稱爲鄒魯之地,如今仍然懷念渤海之宮。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海陽廂都的古風景緻,通過描寫各地的地名和景物,展現了古代地域的繁榮和文化底蘊。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名和景物描寫,營造出一幅優美的畫面,展示了古代社會的繁榮和文化傳承。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值得細細品味。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予告還裏辱諸老贈詩用韻漫和十一首和葉相國臺翁 》 —— [ 明 ] 林熙春
- 《 乙卯賤辰買舟抵北溪課耕時兒孫及葉印峯堪輿蔡同州楷書同行而西席黃悟一亦尾舟後至呼盧劇飲頗屬勝遊為賦近體四首 其四 》 —— [ 明 ] 林熙春
- 《 送揭陽何明府告歸侍養 其一 》 —— [ 明 ] 林熙春
- 《 詠棋詩 》 —— [ 明 ] 林熙春
- 《 與澄博陳太公 》 —— [ 明 ] 林熙春
- 《 丘文學捧恩詔到潮投詩見贈次韻奉答 》 —— [ 明 ] 林熙春
- 《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 —— [ 明 ] 林熙春
- 《 次韻答龔潤寰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