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庵爲陳粹之僉憲

· 林光
老蟄安冬不露輝,此庵寧與此翁違。 三更白月常留照,九夏晴霜也自飛。 何處炎炎堪炙手,此中默默已無機。 宜春短褐還飄灑,曝背何妨愛晚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陳粹(chén cuì):指陳壽,字粹,東漢末年曆史學家,著有《三國志》。
  • 僉憲(qiān xián):指一同擔任官職。

翻譯

冷僻的小庵裏,陳壽的歷史學家身份並不顯著, 這裏的庵宇與這位老者之間並沒有疏遠。 深夜時分,皎潔的月光常常照耀着, 九夏時節,晴朗的霜氣也自然飄逸。 在這炎炎烈日下,哪裏還能忍受炙熱之苦, 而在這裏,靜靜地已經沒有了生機。 宜春的短褐衣裳依然飄蕩, 曬背又有何妨,反而更加熱愛夕陽晚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冷僻的小庵,庵內陳壽的歷史學家身份並不顯著,與一位老者之間並沒有疏遠之感。詩中通過描述深夜時分月光的照耀和九夏時節晴朗的霜氣飄逸,展現了庵內的寧靜與美好。在炎炎夏日,庵內已經沒有了生機,但仍有人穿着宜春的短褐衣裳飄蕩,享受着夕陽晚霞的美好。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庵內的寧靜與美麗,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