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二首

紛紛靈異變昏朝,陰火隨波遠自飄。 龍藏函經連水府,蜃樓開市借雲霄。 星臨東極無分野,山入南荒有沃焦。 日日潮來長應候,似應西答百川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火(yīn huǒ):傳說中海中的一種神祕現象,形似火焰,但實際上是一種自然現象。
  • 龍藏函經(lóng cáng hán jīng):傳說中龍藏在海底的經書。
  • 蜃樓(shèn lóu):海市蜃樓,指海上出現的虛幻景象,如城市、樓閣等。
  • 東極(dōng jí):東方的盡頭。
  • 南荒(nán huāng):南方荒涼之地。
  • 沃焦(wò jiāo):沃野荒涼。
  • 百川(bǎi chuān):指衆多的河流。

翻譯

海上的景象變幻莫測,神祕的陰火隨着波浪飄蕩遠去。傳說中龍藏在水府中的經書,海市蜃樓在雲霄中展現。星星照耀東方的盡頭,山巒延伸至南方的荒涼之地。每日潮水涌來,彷彿在迴應着百川的呼喚。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海上的神祕景象,通過描寫陰火、龍藏函經、蜃樓等傳說中的元素,展現了海洋的神祕和壯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讚美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慾望。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想象力,給人以神祕而美好的感受。

俞安期

明蘇州府吳江人,遷宜興,老於南京,初名策,字公臨,更名後,改字羨長。以長律一百五十韻投王世貞,世貞爲之延譽,由是得名。有《唐類函》、《類苑瓊英》、《詩雋類函》、《翏翏集》。 ► 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