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承恩寺(chéng ēn sì):古代寺廟名,位於今江蘇省南京市。 吳允兆(wú yǔn zhào):古代文學家,與作者俞安期爲好友。 孤鍾(gū zhōng):寺廟中的孤立的鐘聲。 殘夜(cán yè):深夜。 故交(gù jiāo):舊交,老朋友。 傲骨(ào gǔ):骨子裏的驕傲。 貧偏(pín piān):貧窮而偏頗。 浮名(fú míng):虛名,虛浮的名聲。 愧要離(kuì yào lí):感到應該離去。
翻譯
夜晚兩次登上高樓,聽着孤獨的鐘聲和風吹落的樹葉的聲音。 在深夜裏,我們談論着悲傷和歡樂,討論生死和友誼的承諾。 驕傲的性格使我長久地貧困,名利久了讓我開始懷疑。 十年來我身爲他鄉客,仍然感到應該離去而自愧不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與好友吳允兆在承恩寺高樓上相聚的場景。作者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和心境,表達了對友誼、生死和名利的思考。詩中反映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掙扎,既有對友情的珍惜和感慨,又有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猶豫。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