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凰塔:古代建築物名,象徵高貴和神祕
- 謁(yè):拜訪
- 郭祠:郭沫若的祠堂,郭沫若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
- 砥柱(dǐ zhù):比喻堅定不移的支柱
- 驚波鱷:指水中的鱷魚,比喻波濤洶涌
- 彩虹:天空中出現的七色弧形光帶
- 蘋蘩(pín fán):水草的一種
- 北斗:北斗星,古代指向北方的星宿
- 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有德行的人
- 登臨者:登上高處的人
- 仰令公:仰慕郭沫若
翻譯
在朝陽下,鳳凰停息的地方,有一座高聳的鳳凰塔,宛如堅定的支柱擋住了東方的江河。陽光斜射下來,波浪泛起,彷彿驚動了水中的鱷魚,光芒延伸出來,好似連接起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水草在微風中搖曳,讓人想起北斗星的方向,桃樹和李樹則讓人回憶起春天的氣息。站在這裏登高眺望的人們,彷彿在仰望着郭沫若千年前的風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鳳凰塔的壯麗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歷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歷史文化的傳承。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敬仰。
林熙春的其他作品
- 《 又和人日 》 —— [ 明 ] 林熙春
- 《 和鏞州八景有序金溪夜月 》 —— [ 明 ] 林熙春
- 《 壽總憲鄒南皋先生 》 —— [ 明 ] 林熙春
- 《 送黃公郎下第請三代誥還潮 》 —— [ 明 ] 林熙春
- 《 己酉夏觀察金公有祝釐之行餘臥病弗獲祖之江干每枕上有懷輒得詩一二句積之綴成四首用當驪歌 》 —— [ 明 ] 林熙春
- 《 赴謫所舟發鳳城驛別舒明府及諸親 》 —— [ 明 ] 林熙春
- 《 丙午天旱鬥米幾百錢餘自秋及冬舉家待市餬口漫賦排律用志時事 》 —— [ 明 ] 林熙春
- 《 福祿壽圖爲石年沈母覽揆賦 》 —— [ 明 ] 林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