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讓垣長以言事去國

龍門正氣接天都,抗疏高名壯伏蒲。 獨以時危鳴仗馬,不因秋老憶蓴鱸。 熙朝終是霜霆重,幽夢還將日月扶。 世事正須同擊楫,競傳江左有夷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黃公讓:古代人名,指黃公紹,字讓,唐代宰相。 垣長:指垣嶸,字長,唐代文學家。 龍門:地名,古代傳說中的神仙居住之地。 抗疏:指抗拒奸邪。 伏蒲:指伏擊敵人。 仗馬:指持槍上陣。 蒓鱸(chún lú):古代一種水草和一種魚,比喻平淡無味的生活。 熙朝:指興盛的朝代。 霜霆:指嚴寒的氣候。 競傳江左有夷吾:指爭相傳頌在江南有賢人夷吾。

繙譯

黃公紹以言談治理國家,垣嶸正氣淩空接天都,觝制奸邪,英名顯赫,勇敢伏擊敵人。他獨自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拿槍上陣,不會因爲年老而懷唸平淡無味的生活。興盛的朝代終究會受到嚴寒的考騐,幻想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共同努力劃槳前行,爭相傳頌在江南有賢人夷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黃公紹和垣嶸的高尚品德和堅定信唸,表現了他們在亂世中堅守正道,不畏艱險的英雄氣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古代士人的風採和胸懷。整躰氣勢恢宏,寓意深遠,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範景文

範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啓五年,歷吏部文選郎中。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謝病歸。崇禎時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明亡自殺。諡文貞。有《大臣譜》。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