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藍

日餘尚幽獨,夙昔臥林水。 蘭生自無人,豈敢怨泥滓。 在春蘭則黃,在秋蘭則紫。 顏色雖隨時,芬馨無終始。 歲寒寡所期,邂逅得吾子。 峨峨武林彥,奕奕文章美。 光掩南海珠,價重鳳凰子。 知音亦復希,蕭然返鄉里。 時無戰國雄,黃金斗遊士。 且復懷短長,以待人求己。 相送鬱江湄,殷勤問行李。 重來不可諼,故人望玉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尚:還;幽獨:幽靜獨處;夙昔:往昔;蘭:蘭花;泥滓:泥濘;顏色:花色;芬馨:芳香;歲寒:歲月寒冷;邂逅:相遇;武林:指有文武才華的人;奕奕:光彩照人;掩:遮掩;南海珠:指珍貴的珠寶;鳳凰子:鳳凰的子孫;蕭然:悠然自得;戰國雄:指戰國時期的英雄;黃金斗:黃金製成的斗量單位;鬱江湄:鬱江畔;諼:欺騙;玉趾:美女。

翻譯

送李子藍

日子還有些幽靜獨處的時光,往昔常在林間水邊躺臥。蘭花自生自長,又怎麼會怨恨泥濘呢。在春天蘭花是黃色的,在秋天蘭花是紫色的。花色雖然隨着季節變化,但芬芳的香氣卻始終如一。歲月寒冷,很少有期待,卻在某次相遇中遇到了你。你高大英俊,才華橫溢,光芒勝過南海的珍珠,價值超過鳳凰的後代。尋找知音也是難得的,悠然自得地回到故鄉。如今已經沒有戰國時期的英雄了,只剩下黃金斗量的遊士。讓我們一起送別在鬱江畔,殷勤地詢問行裝。再次相逢不可欺騙,故人期待着美女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李子藍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李子藍的讚美和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蘭花的比喻,描繪了李子藍高雅脫俗的形象,以及他在文學和才華方面的卓越表現。通過對蘭花顏色和芬馨的描繪,表達了對李子藍的敬重和讚美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事物的嚮往和珍視。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