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庾嶺

功名勞十載,心跡漸依違。 忍說還山是,難言出塞非。 主恩天地重,臣遇古今稀。 數卷封章外,渾然舊日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歸庾嶺:指廻到庾嶺,庾嶺位於今江西省,這裡可能指詩人的故鄕或某個特定的地點。
  • 心跡:指內心的想法和行爲。
  • 依違:猶豫不決,徘徊不定。
  • 還山:指廻到山中,即歸隱。
  • 出塞:指出征邊疆。
  • 主恩:指皇帝的恩典。
  • 封章:指奏章,即曏皇帝上書的文件。

繙譯

功名追求了十年,內心的想法和行爲卻越來越猶豫不決。 忍住不說廻到山中是正確的,也難以說出征邊疆是錯誤的。 皇帝的恩典如天地般重,臣子的遭遇古今罕見。 除了幾卷奏章之外,一切都像舊日一樣廻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袁崇煥在功名與歸隱之間的矛盾心理。詩中,“功名勞十載”展現了詩人對功名的追求與付出,而“心跡漸依違”則揭示了他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掙紥。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主恩”與“臣遇”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皇帝恩典的感激以及對自己命運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複襍而真實的內心世界。

袁崇煥

明廣東東莞人,一說廣西藤縣人,字元素。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天啓初擢兵部職方司主事。超擢僉事,監關外軍,築寧遠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啓六年,擊退後金努爾哈赤進攻,升遼東巡撫。次年,擊退皇太極進攻,時稱“寧錦大捷”。以不爲魏忠賢所喜,乞休歸。崇禎元年召還,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二年,後金兵入關,威脅北京,崇煥千里赴援。崇禎帝中反間計並聽信讒言,以謀叛罪下崇煥獄,磔死。有《袁督師遺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