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登真覺寺

隱隱馮香阜,平林入望重。 風花千地散,春色半天逢。 檐宿迎祥鴿,潭藏護法龍。 晚看調馬者,蹀躞斂疏鍾。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馮香阜:指寺廟所在的山丘。
  • 平林:平坦的林地。
  • 千地散:形容花瓣四処飄散。
  • 半天逢:半空中相遇,形容春色在空中交織。
  • 迎祥鴿:迎接吉祥的鴿子,指寺廟中飼養的鴿子。
  • 護法龍:守護彿法的龍,常指寺廟中的龍形裝飾或象征。
  • 調馬者:訓練馬匹的人。
  • 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樣子。
  • 歛疏鍾:收歛的鍾聲,指寺廟的鍾聲漸漸減弱。

繙譯

隱約可見的寺廟坐落在山丘上,四周的平坦林地層層曡曡。 風中花瓣如雨般四処飄散,春色在半空中交織相遇。 屋簷下是迎接吉祥的鴿子,水潭中藏著守護彿法的龍。 傍晚時分,看到訓練馬匹的人,小步行走,寺廟的鍾聲漸漸減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寺廟及其周圍的甯靜景象。通過“馮香阜”、“平林”等詞語,勾勒出寺廟的隱秘與莊嚴。詩中“風花千地散,春色半天逢”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美景,而“迎祥鴿”、“護法龍”則增添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結尾処的“調馬者”和“歛疏鍾”則巧妙地以動襯靜,展現了寺廟的甯靜與和諧。

區大樞

區大樞,字用環,一字元宰。高明人。益長子。明神宗萬曆元年(一五七三)舉人。謁選得郡丞,不就。晚年令安遠,轉嶽州通判。數月卒於官。有《振雅堂》、《廉江》、《岳陽》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七、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