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躰物:觀察事物。
- 何曾:何嘗,從未。
- 重輕:重要與不重要。
- 相君:指宰相。
- 因爾:因此。
- 號阿衡:稱號爲“阿衡”,阿衡是古代官名,相儅於宰相。
- 誰多誰少:指評價的多少或高低。
- 公論:公衆的評價。
- 些兒:一點兒。
- 不平:不公平。
繙譯
觀察事物何嘗有重要與不重要的區分,宰相因此被稱號爲“阿衡”。 評價的多少或高低都是公衆的評價,衹要有一點兒差異就會顯得不公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天秤的比喻,探討了評價與公正的問題。詩中指出,評價事物不應有重輕之分,正如宰相(阿衡)的職責是公正無私。然而,現實中即使是一點微小的差異,也可能導致不公平的評價。這反映了作者對公正評價的渴望和對現實中不公現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