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鐃歌: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常用於軍樂或宴樂。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龍旗:象徵皇帝或皇權的旗幟。
- 連營:連續的軍營。
- 徵閩:指徵服福建一帶的軍事行動。
- 功伐:功績和戰功。
- 南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
- 天威:天子的威嚴或國家的威力。
翻譯
天空中央高懸的月亮照耀着龍旗,戰士們的軍營連綿不斷,戰馬也顯得肥壯。他們剛剛帶着征服福建的功績歸來,南方的蠻族還有誰能抗拒天子的威嚴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觀的軍事景象,通過「中天懸月照龍旗」和「戰士連營戰馬肥」的描繪,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勝利的氣氛。後兩句「猶帶徵閩功伐在,南蠻誰復抗天威」則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豪和對南方敵人的輕蔑。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雄渾,體現了明代詩歌的特色。
陳恭尹的其他作品
- 《 送家中洲之青原訪藥地禪師 》 —— [ 明 ] 陳恭尹
- 《 歲除雜感十首 》 —— [ 明 ] 陳恭尹
- 《 送人入夔州二首其一 》 —— [ 明 ] 陳恭尹
- 《 四月十日潘亞目招同王礎臣汪寓昭查德尹徐序仔樑藥亭林叔吾王紫巘集視蒼樓送春分得八庚 》 —— [ 明 ] 陳恭尹
- 《 贈別毛行九兼寄其從父子霞 》 —— [ 明 ] 陳恭尹
- 《 贈別黃忍庵太史四首 》 —— [ 明 ] 陳恭尹
- 《 與柳州江使君磊庵再晤於五羊適有西川督學之擢賦此送之 》 —— [ 明 ] 陳恭尹
- 《 西湖送春次王紫詮使君韻十首時積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積雨偶晴故有此作寄餘索和十首 》 —— [ 明 ] 陳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