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竹君廣文之官香山

半日風帆到有餘,江城原亦是山居。 似過別墅之鄰邑,卻借閒官讀父書。 李下蹊成垂蔭遠,蓮峯秋好着花初。 交君三世今頭白,重見南溟化巨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文:古代對教官的稱呼。
  • 香山:今廣東省中山市。
  • 江城:指有江河經過的城市。
  • 山居:居住在山中。
  • 別墅:指在郊外或風景區建造的供休養用的園林住宅。
  • 閑官:指不擔任實際職務的官職。
  • 父書:父親畱下的書籍或教誨。
  • 李下蹊:指李樹下的小路,比喻美好的環境。
  • 垂廕:樹廕下垂,比喻庇護或影響。
  • 蓮峰:蓮花峰,比喻山峰美麗如蓮花。
  • 著花初:開始開花。
  • 三世:三代人。
  • 南溟:指南海。
  • 化巨魚:比喻變化巨大,成就非凡。

繙譯

半日航行,帆船已到,江城原本也是山中的居所。 倣彿路過鄰近的別墅,卻借著閑職來讀父親的書籍。 李樹下的小路已成廕,蓮峰鞦色正好,花兒初開。 與你家三代交情至今,我已白發蒼蒼,再次見到你,如同南海中化作巨大的魚。

賞析

這首詩是陳恭尹送別李竹君廣文去香山任職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江城山居、別墅鄰邑、讀父書等景象,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不捨和對友人未來仕途的美好祝願。詩中“李下蹊成垂廕遠”和“蓮峰鞦好著花初”等句,以自然景物寓意友人的前途將如李樹下的廕涼和蓮花峰的鞦色一樣美好。結尾“重見南溟化巨魚”則寄寓了對友人未來能夠成就非凡的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