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錫:指僧人的錫杖,象徵僧侶身份。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峯高聳、險峻。
- 桂發:桂花開放。
- 小山:指小山叢中的桂樹。
- 白社:古代隱士的居所,這裏指清淨之地。
- 蓮尋:尋找蓮花,象徵追求清淨。
- 吏隱:指官員隱退,或指官員雖在官場,但心境超脫。
- 法門:佛教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途徑。
- 龍象:佛教中指修行有成的高僧。
翻譯
天台山的僧侶掛起了象徵身份的錫杖,高聳的山峯間,千年來有誰能繼承這份禪意。 桂花在小山叢中靜靜開放,散發出遠方的香氣;尋找清淨之地,蓮花盛開,興致盎然。 自古以來,官員隱退或心境超脫,幾日官場閒暇,心境如同僧侶一般寧靜。 更想在佛法的大門中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願與高僧們並肩,卻自愧無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僧侶生活的嚮往和對佛法修行的渴望。通過「天台」、「錫掛」、「崚嶒」等詞,勾勒出一幅僧侶在高山峻嶺間修行的畫面,表達了對清淨生活的嚮往。詩中「桂發小山」、「蓮尋白社」等句,以自然景物象徵內心的追求和清淨的境界。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佛法深奧的敬畏和對自身修行不足的自省,體現了詩人內心的謙遜和對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