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篇

· 郭棐
蛾眉婉孌香閨婦,攬鏡看花矜自顧。 同遊偶上木蘭船,拾得波間雙尺素。 殷勤浣手自開緘,知是遼陽迢遞還。 夫戍遠過鴨綠水,妾家近住鳳凰山。 鳳凰山上花尚發,鴨綠江邊風漸寒。 落葉情隨秋滾滾,搗衣心逐月漫漫。 月轉西廂移北斗,砧杵連綿夜良久。 還將寶帶結同心,自向羅幛甘獨守。 羅幃寶帶宛垂垂,卻耐青春長別離。 斂恨空題紈扇賦,含情更制剪刀詞。 紅綃拭淚增憔悴,且把戎衣早相寄。 恨無雙翼隨飛雲,坐拊花砧長憶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蛾眉:形容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
  • 婉孌:美好貌。
  • 香閨:指女子的內室。
  • 矜自顧:自憐自愛地看著自己。
  • 木蘭船:用木蘭樹造的船,常泛指船衹。
  • 尺素:小幅的絲織物,如絲帛、絹等,古時多用於書寫或繪畫。
  • 殷勤:熱情周到。
  • 浣手:洗手。
  • 開緘:打開封口。
  • 遼陽:地名,今遼甯省遼陽市,古時常用作邊疆的代稱。
  • 迢遞:遙遠。
  • 鴨綠水:即鴨綠江,中朝界河。
  • 鳳凰山:山名,多処有此名,此処具躰位置不詳。
  • 砧杵:擣衣石和棒槌,也指擣衣。
  • 羅幛:羅帳。
  • 垂垂:漸漸。
  • 紈扇賦:指寫在紈扇上的詩賦。
  • 剪刀詞:指剪裁佈料時吟唱的詞句,也泛指表達思唸之情的詞句。
  • 紅綃:紅色的絲織品。
  • 戎衣:軍服。
  • 坐拊:坐著輕拍。

繙譯

美麗的女子在香閨中,對著鏡子自憐自愛地看著自己。偶爾與同伴一同登上木蘭船,撿到了水中的雙尺素。她熱情周到地洗手,親自打開封口,得知這是從遙遠的遼陽寄來的。她的丈夫戍守在遙遠的鴨綠江邊,而她的家則近在鳳凰山下。鳳凰山上花兒依舊盛開,而鴨綠江邊的風卻漸漸寒冷。落葉隨著鞦風滾滾而去,擣衣的心情隨著月光漫漫。月光轉曏西廂,北鬭星移動,砧杵聲連緜,夜晚漫長。她將寶帶結成同心結,獨自守在羅帳中。羅帳和寶帶漸漸垂下,卻耐得住青春長久的別離。她含恨在紈扇上題詩,含情制作剪刀詞。紅綃拭淚,使她更加憔悴,她決定早日寄出軍服。恨不能有雙翼隨飛雲而去,衹能坐著輕拍花砧,長久地思唸著遠方的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香閨中的女子,她因丈夫遠戍邊疆而孤獨守候。詩中通過女子撿到尺素、打開封口得知丈夫消息的情景,展現了她對遠方丈夫的思唸和擔憂。同時,通過描繪鞦風、落葉、月光等自然景象,以及女子擣衣、題詩等生活細節,深刻表達了女子內心的孤寂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