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善王明府招同曹彝伯葉必泰姚瞻子游豐湖即席賦

鵝城西畔入龍渠,茂宰閒邀出郭車。 畫裏雲山偏過鳥,鏡中菱荇不潛魚。 斜陽隔岸通樵唱,明月當空照客裾。 到處風流問湖水,郎官今夜醉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歸善王明府:歸善,地名;王明府,對地方官的尊稱。
  • 曹彝伯葉必泰姚瞻子:人名,與作者一同出遊的朋友。
  • 豐湖:地名,可能是一個湖泊或風景區。
  • 鵞城:地名,可能指歸善的別稱。
  • 龍渠:地名,可能指歸善的一個水渠或河流。
  • 茂宰:對地方官的雅稱,意指賢能的官員。
  • 菱荇:菱角和荇菜,水生植物。
  • 潛魚:潛藏在水中的魚。
  • 樵唱:樵夫的歌聲。
  • 客裾:客人的衣襟。
  • 郎官:對官員的尊稱。

繙譯

在歸善的鵞城西邊,我們沿著龍渠前行,賢能的地方官邀請我們出城遊玩。眼前的雲山美景如畫,衹有鳥兒能飛越;湖麪如鏡,水中的菱角和荇菜清晰可見,連潛藏的魚兒也無処遁形。斜陽映照著對岸,傳來樵夫的歌聲;明月高懸,照亮了我們的衣襟。無論走到哪裡,湖水都流露出風流韻味,今夜這位郎官又醉得如何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一同出遊的愉悅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展現了豐湖的甯靜與美麗。詩中“畫裡雲山”與“鏡中菱荇”的比喻形象生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後兩句則通過樵唱與明月的描寫,增添了詩意與浪漫氣息。結尾的問句巧妙地點出了宴飲的歡樂氛圍,使全詩在輕松愉快的基調中結束。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