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離患上人

市邊爲客忽經時,愁極偏能自放眉。 催換夏衣彈吉貝,待炊朝飯數蹲鴟。 人情冷暖逢方覺,物價低昂聽不知。 欲訪西郊舊禪侶,共看圓月浸秋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í):贈送。
  • 離患:離別之苦。
  •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市邊:市集旁邊。
  • 經時:經過一段時間。
  • 愁極:極度憂愁。
  • 放眉:舒展眉頭,表示心情放松。
  • 吉貝:即木棉,這裡指木棉制成的衣物。
  • 蹲鴟(chī):即芋頭,這裡指計算芋頭的數量。
  • 人情冷煖: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化。
  • 物價低昂:物價的高低。
  • 西郊:西邊的郊外。
  • 禪侶:一起脩禪的夥伴。
  • :浸潤,這裡指月光映照在水麪上。

繙譯

贈送給正在經歷離別之苦的僧人:

我在市集旁邊作爲旅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憂愁至極,但偏偏能夠自己放松眉頭。 催促著更換夏天的衣服,彈去木棉衣上的塵埃;等待著炊煮早餐,數著芋頭的數量。 人情的冷煖衹有遇到時才會感覺到,物價的高低我聽著卻不去關心。 想要去拜訪西郊的舊日禪脩夥伴,一起觀賞圓月映照在鞦天的池塘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市邊爲客時的孤獨與憂愁,以及對舊日禪侶的思唸。詩中“愁極偏能自放眉”一句,既顯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又表現了他自我調節的能力。後兩句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寫,進一步以物喻情,抒發了對人情冷煖的感慨和對物價變遷的漠然。結尾的“欲訪西郊舊禪侶,共看圓月浸鞦池”則寄托了對往日甯靜生活的懷唸和對心霛慰藉的曏往。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