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題

陽虎善爲富,多金致賢聲。 諸侯敦幣聘,都人望弓旌。 遂使裏中兒,效尤轉相傾。 俄聞懷璧夫,無罪幹國刑。 乃知金踊躍,於人無定形。 不爲廟中犧,必爲糞上英。 寄言素封子,努力崇虛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虎:人名,可能指春秋時期的陽虎,魯國大夫,以富有著稱。
  • 賢聲:好名聲。
  • 敦幣聘:用厚禮聘請。
  • 望弓旌:比喻期待被徵召或重用。弓旌,古代徵聘之禮,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
  • 效尤:模仿,學習不好的行爲。
  • 懷璧夫:指因擁有珍貴物品而招致禍害的人。
  • 國刑:國家的刑罰。
  • 金踊躍:比喻金錢的活躍,這裏指金錢的流動和使用。
  • 定形:固定的形態或性質。
  • 廟中犧:指用於祭祀的犧牲,比喻有用的貢獻。
  • 糞上英:指生長在糞土上的花朵,比喻無用或低賤。
  • 素封子:指無官職的富家子弟。
  • 崇虛名:追求虛名。

翻譯

陽虎因爲善於積累財富而贏得了好名聲,他的多金使他聲名遠揚。 諸侯們紛紛用厚禮聘請他,城中的人們也期待着他的重用。 這使得鄉里的年輕人紛紛效仿,相互競爭。 不久就聽說有因擁有珍貴物品而招致禍害的人,無罪卻受到了國家的刑罰。 於是我們知道金錢的活躍,對於人來說沒有固定的形態。 不是成爲廟中祭祀的犧牲,就是成爲糞土上的花朵。 寄語那些無官職的富家子弟,要努力追求真正的名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陽虎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財富和名聲的追求。詩中,「陽虎善爲富,多金致賢聲」直接點明瞭財富與名聲的關係,而「諸侯敦幣聘,都人望弓旌」則進一步描繪了這種追求的普遍性。然而,詩人通過「懷璧夫,無罪幹國刑」這一轉折,警示人們財富可能帶來的危險。最後,詩人以「寄言素封子,努力崇虛名」作爲結尾,呼籲人們應該追求真正的名聲,而不是僅僅追求財富帶來的虛名。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反映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