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塵

人間何處免,北塞獨先飛。 似得風雲氣,全欺日月暉。 曳柴傳戰法,望銳亦兵機。 差勝京華客,終年化素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塞:指北方的邊疆地區。
  • 曳柴:拖曳柴草,古代戰時用以迷惑敵人的一種戰術。
  • 望銳:指遠望時的銳利目光,這裏比喻觀察敵情的敏銳。
  • 京華:指京城,這裏特指繁華的都市。
  • 化素衣:指衣服因塵土而變髒,比喻在繁華都市中終日忙碌,卻無所得。

翻譯

人間哪裏能夠避免,北方的邊塞獨先飛揚塵土。 這塵土似乎得到了風雲的氣息,完全遮蔽了日月的光輝。 拖曳柴草是傳遞戰法的一種方式,遠望時的銳利目光也是兵法的一部分。 比起京城的客人,他們終年忙碌卻如同衣服被塵土染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北塞飛揚的塵土,隱喻了邊疆的戰事與動盪。詩中「曳柴傳戰法」和「望銳亦兵機」巧妙地將塵土與戰爭聯繫起來,展現了邊塞的緊張氣氛。尾聯則通過對比京華客與邊塞的塵土,表達了對繁華都市虛無生活的批判,以及對邊塞將士堅韌生活的讚頌。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