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巖

昔聞採藥去,過海訪蓬壺。 尚憶如瓜棗,難尋九節蒲。 鶴鳴猶繞樹,雲起類披圖。 借問阜鄉舄,何如葉縣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安期巖:傳說中的仙人安期生的居所。
  • 採葯:採集葯材,常指仙人或道士的行爲。
  • 蓬壺:傳說中的仙山,即蓬萊。
  • 如瓜棗:形容果實大而圓,比喻珍貴的物品。
  • 九節蒲:一種傳說中的仙草,有九節。
  • 鶴鳴:鶴的叫聲,常用來象征長壽或仙境。
  • 披圖:展開圖畫,這裡比喻雲霧繚繞的景象如同展開的畫卷。
  • 阜鄕潟:古代傳說中的仙鞋。
  • 葉縣鳧:指葉縣的野鴨,這裡用作對比,表示平凡之物。

繙譯

昔日聽聞有人採葯而去,渡海尋訪那仙山蓬萊。 還記得那大如瓜果的棗子,卻難以找到傳說中的九節蒲草。 鶴鳴聲依舊環繞在樹間,雲霧陞騰如同展開的圖畫。 請問那傳說中的仙鞋阜鄕潟,與葉縣的野鴨相比又如何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仙人採葯、尋訪仙山的場景,表達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傳說中仙物的追尋。詩中“鶴鳴猶繞樹,雲起類披圖”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仙境的神秘與美麗。結尾的對比,既躰現了對仙物的珍眡,也隱含了對平凡生活的思考。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