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春光無遠近,都訝豔陽時。 蝶稚初塗粉,蠶眠欲咡絲。 隴雲歸雁早,海日到窗遲。 惆悵芳菲裏,佳期那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à):驚訝,驚奇。
  • 蝶稚:指初生的蝴蝶,稚嫩的蝴蝶。
  • 塗粉:指蝴蝶翅膀上的粉末。
  • 蠶眠:蠶在蛻皮前的不食不動狀態。
  • (èr):吐絲。
  • 隴雲:隴山的雲,隴山在今甘肅省。
  • 海日:海上的日出。
  • 惆悵(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憂鬱。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氣,也泛指花草。
  • 佳期:美好的時光,特指男女約會的時光。

繙譯

春天的光芒無処不在,無論遠近,我們都驚訝於這豔陽高照的時節。 初生的蝴蝶翅膀上還帶著粉末,蠶兒在蛻皮前靜靜地吐絲。 隴山的雲朵早早地迎來了歸雁,而海上的日出卻遲遲才照到窗前。 在這芳香四溢的花草中,我感到憂鬱,美好的時光何時才能到來,又有誰能夠知曉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詩中“春光無遠近,都訝豔陽時”表達了春天陽光的普照和人們對春光的熱愛。後文通過對蝴蝶、蠶、隴雲和海日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詩人內心的情感。結尾的“惆悵芳菲裡,佳期那得知”則透露出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曏往與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