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黃忍庵太史

菖蒲澗水記浮觴,別後音書枉數行。 近日銅龍老賓客,幾年金馬校文章。 網羅異代歸遷史,羽翼高飛倚夏黃。 江左嶺南多軼事,頗曾爲論辨興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菖蒲:一種水生植物,常用於端午節習俗。
  • 澗水:山間的小溪流。
  • 浮觴:古代一種遊戲,將酒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停在誰面前誰就飲酒。
  • 音書:書信。
  • 銅龍:古代計時器,此處可能指宮廷或官方。
  • 賓客:指在宮廷或官方機構中任職的人。
  • 金馬:指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後泛指宮門或官署。
  • 校文章:校對文章,指從事文學或學術工作。
  • 網羅:收集,蒐羅。
  • 遷史:指司馬遷的《史記》,此處泛指歷史記載。
  • 羽翼:比喻輔佐或支持的人。
  • 夏黃:可能是指某位歷史人物或地名,具體不詳。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一帶。
  • 嶺南:指五嶺以南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軼事:指不見於正式記載的、不見於史書的或關於瑣碎、有趣的事情。
  • 辨興亡:辨別、分析國家的興衰變遷。

翻譯

記得在菖蒲澗水邊我們曾一起玩浮觴遊戲,自從分別後,我多次寫信給你,卻未得迴音。 最近在宮廷中,我這個老賓客似乎也變得遲鈍了,多年來一直在官署裏校對文章。 我努力收集各個時代的史料,希望能輔佐和支持那些高飛的人,就像夏黃一樣。 江左和嶺南地區有許多未被記載的有趣故事,我曾多次嘗試分析這些故事背後的國家興亡之道。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自己文學和歷史研究工作的回顧。詩中,「菖蒲澗水記浮觴」一句,既是對往昔歡樂時光的懷念,也暗含了對友人的思念。後文則通過「銅龍老賓客」和「金馬校文章」等詞句,展現了詩人在宮廷中的地位和從事的學術工作。最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以及對國家興亡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學術和國家的複雜情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