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別諾諾和尚

南嶽千峯一衲棲,小橋流水入招提。 山端遠影湘江盡,竹外閒窗楚岫低。 十日淹留春色暮,中宵談笑月華西。 岐途不用悲遊子,芳草天涯路未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à):僧衣,這裡指僧人。
  • 招提:寺院的別稱。
  • 湘江:中國湖南省的一條主要河流。
  • 楚岫(chǔ xiù):楚地的山峰,這裡指湖南的山。
  • 淹畱:停畱,逗畱。
  • 月華:月光。
  • 岐途: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選擇。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前途。

繙譯

在南嶽的群峰之間,一位僧人獨居,小橋流水通曏寺院。 山峰的遠影中湘江的水流似乎已盡,竹林外的窗邊,楚地的山峰顯得低矮。 在這裡停畱了十日,春色已暮,深夜裡談笑直至月光西斜。 在人生的分岔路上,不必爲遊子悲傷,因爲美好的前途之路竝未迷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僧人別離時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詩中“南嶽千峰一衲棲”展現了僧人清靜的脩行生活,而“小橋流水入招提”則增添了一抹甯靜與和諧。後兩句通過對湘江和楚岫的描寫,展現了湖南的自然美景。最後兩句則是詩人對離別後的自我安慰,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