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赴東山口楊柳村莊作

廢壟千畦韭,清川幾樹桃。 入林披壤石,薄採薦溪毛。 舊俗憂多難,新氓計轉勞。 未堪營一飽,身世有漁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廢壟:荒廢的田埂。
  • 千畦:形容田地廣闊。
  • 清川:清澈的河流。
  • 入林:進入樹林。
  • 披壤石:撥開土壤和石頭。
  • 薄採:輕輕地採摘。
  • 薦溪毛:指溪邊的野菜。
  • 新氓:新來的農民。
  • 計轉勞:計劃變得勞苦。
  • 未堪:難以承受。
  • 營一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 漁舠:漁船,這裏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譯

荒廢的田埂上,千畦的韭菜生長茂盛;清澈的河流旁,幾樹桃花盛開。走進樹林,撥開土壤和石頭,輕輕地採摘溪邊的野菜。舊時的習俗中,人們總是擔憂多難;新來的農民,他們的計劃變得勞苦。難以承受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身世就像漂泊不定的漁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荒廢的農村景象,通過韭菜、桃花、溪邊野菜等自然元素,展現了田園的寧靜與生活的艱辛。詩中「廢壟千畦韭」與「清川幾樹桃」形成鮮明對比,一方面是荒廢的田地,另一方面是自然的生機。後兩句則反映了農民的艱辛生活和對未來的憂慮,表達了詩人對農民命運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