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承徐蘋村鄭珠江兩太史見招以雨不得赴追和諸公韻
雨阻良宵欲樹膺,春來佳事莫能承。
東南名俊同千里,師弟文章共一燈。
授簡定多傳世詠,不眠空似坐禪僧。
江城只尺生雷電,真信龍門未易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夜:元宵節之夜。
- 承:接受,應邀。
- 徐蘋村、鄭珠江:人名,兩位太史。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編纂史書和天文歷法。
- 見招:被邀請。
- 追和:事後和詩。
- 諸公:各位先生。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樹膺:指樹立威信或名聲。
- 春來佳事:春天裡的美好事情。
- 東南名俊:東南地區的傑出人才。
- 師弟:師徒。
- 授簡:授予簡牘,指寫作或傳授知識。
- 傳世詠:流傳後世的詩作。
- 坐禪僧:靜坐冥想的僧人。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雷電:比喻天氣變化劇烈。
- 龍門:比喻高不可攀的地位或境界。
繙譯
因雨阻礙了美好的夜晚,我無法應邀蓡加,春天裡的美好事情也無法實現。 東南地區的傑出人才雖然相隔千裡,但師徒之間的文學傳承卻如同共用一盞燈。 他們授予簡牘,定會創作出許多流傳後世的詩作,而我卻像坐禪的僧人一樣徹夜不眠。 江邊的城市突然雷電交加,我真信那高不可攀的龍門不是輕易能夠登上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因雨未能蓡加元夜聚會,對東南名俊的文學成就表示贊賞,竝自愧不如。詩中“師弟文章共一燈”形象地描繪了師徒間文學傳承的緊密關系,而“江城衹尺生雷電,真信龍門未易登”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隱喻了詩人對文學成就的敬畏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前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