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沈玉亭見訪之作即送之歸杭州

帶郭開畦別作村,種瓜人老復誰論。 清談偶步袁生趾,多轍深慚孺子門。 絕調一時佳句在,同風千里片心存。 白頭未忘西湖路,無計從君買綠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帶郭:靠近城郭。
  • 開畦:開辟田地,劃分田埂。
  • 種瓜人:指隱居耕種的人。
  • 袁生趾:袁生,指東漢袁安,因其家貧,鼕日僵臥家中,不肯求人,後世用以比喻清貧自守。
  • 孺子門:指東漢徐穉,字孺子,家貧,躬耕而食,不應征辟,後世用以比喻隱居不仕。
  • 絕調:指絕妙的詩文。
  • 同風:指志趣相投。
  • 買綠尊:指買酒。綠尊,酒盃的美稱。

繙譯

靠近城郭開辟田地,另建了一個村莊,隱居耕種的老人還有誰去關注呢?偶爾像袁安那樣清貧自守地散步,深深慙愧自己沒有像徐穉那樣隱居不仕的決心。你的佳句如絕妙的詩文流傳一時,我們雖相隔千裡,但志趣相投,心意相通。雖然年老,但仍未忘記去西湖的路,卻無法隨你一同去買酒暢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友人的深情。詩中通過“帶郭開畦”、“種瓜人”等意象,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甯靜與自足。同時,通過“袁生趾”、“孺子門”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清貧自守、隱居不仕的敬仰。後兩句則抒發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和因年老無法同行的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友情的珍眡。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