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過湛泉長同賢從迪周飲於荷舫

宅邊池館似舟居,佈置溪橋亦自如。 疏樹映門涼雨後,曲欄涵水夜星初。 秋來算畝收黃菊,燭下輪刀鱠白魚。 酒罷分題羣從散,新篇相許寄吾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宅邊:住宅旁邊。
  • 池館:池塘邊的館捨。
  • 舟居:像船一樣的住所。
  • 佈置:安排,擺放。
  • 谿橋:小谿上的橋。
  • 疏樹:稀疏的樹木。
  • 涼雨:涼爽的雨。
  • 曲欄:彎曲的欄杆。
  • 涵水:水麪平靜,倣彿能包容一切。
  • 夜星:夜空中的星星。
  • 算畝:計算田地的麪積。
  • 黃菊:黃色的菊花。
  • 燭下:在燭光下。
  • 輪刀:轉動刀具,指準備食物。
  • 鱠白魚:切成片的白色魚肉。
  • 酒罷:酒宴結束。
  • 分題:分別賦詩。
  • 群從:跟隨的人群。
  • 新篇:新的詩篇。
  • 相許:互相承諾。
  • 寄吾廬:寄送到我的住所。

繙譯

住宅旁邊的池塘館捨,設計得像船一樣,谿橋的佈置也隨心所欲。稀疏的樹木在門旁,涼雨過後帶來清涼,彎曲的欄杆下,水麪平靜,夜空中的星星初現。鞦天來臨時,計算著田地裡的黃菊,燭光下轉動刀具,準備切片的白魚肉。酒宴結束後,大家分別賦詩,人群散去,新的詩篇互相承諾要寄送到我的住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甯靜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池館的舟居風格和周圍的自然美景。詩中“疏樹映門涼雨後,曲欄涵水夜星初”一句,巧妙地將自然元素與建築融爲一躰,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詩意的氛圍。後半部分則通過描述鞦收、燭下料理和酒宴後的詩意交流,展現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贊美。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