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日雪

穀日偏宜雪,花天正起風。 春歸瑤圃外,潤灑玉田中。 閣迥飄還集,階暄落易融。 螟蝗今歲少,野老喜年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穀日:指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古人認爲此時是播種的最佳時節。
  • 瑤圃:神話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裏比喻美麗的花園。
  • 玉田:比喻肥沃的田地。
  • 閣迥:閣樓高遠。
  • 螟蝗:害蟲,螟蟲和蝗蟲。

翻譯

在穀日這個適宜播種的日子,偏偏下起了雪,而花開的時節又颳起了風。春天已經離開了仙境般的花園,但它的恩澤滋潤了肥沃的田地。高聳的閣樓上,雪花飄飄,時而聚集,時而散開;而溫暖的臺階上,雪卻容易融化。今年螟蟲和蝗蟲的災害少了,田野中的老農們因此歡喜,預感到豐收的年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穀日下雪的景象,通過對比春天的離去和雪的降臨,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詩中「春歸瑤圃外,潤灑玉田中」一句,既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又暗示了雪水對田地的滋潤,寓意着豐收的希望。結尾的「螟蝗今歲少,野老喜年豐」則直接表達了農人對豐收的喜悅和期待,體現了農耕文化中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