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隱

疏泉開靜社,刈棘敞重關。 法嗣東西土,文高大小山。 秋光楓葉外,詩思桂叢間。 不有幽人召,勞生幾日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疏泉:清理泉水。
  • 靜社:靜修的社團或場所。
  • 刈棘:割除荊棘。
  • 重關:重重關卡。
  • 法嗣:佛教中指繼承佛法的人。
  • 東西土:指東方和西方的土地,這裏可能指佛教傳播的廣泛地域。
  • 大小山:指各種規模的山。
  • 詩思:作詩的靈感和思考。
  • 桂叢:桂樹叢,常用來象徵高潔或詩意的場景。
  • 幽人:隱士。
  • 勞生:勞碌的生活。

翻譯

清理泉水,開闢靜修的社團,割除荊棘,打開重重關卡。 佛法傳承於東西方的土地,文采飛揚於大小山之間。 秋天的光輝在楓葉之外閃爍,作詩的思緒在桂樹叢中飄蕩。 若非有隱士召喚,勞碌的生活何時能得片刻閒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而高遠的隱居生活圖景。通過「疏泉」、「刈棘」等動作,展現了隱士對自然環境的改造與淨化,體現了其追求心靈寧靜的決心。詩中「法嗣東西土,文高大小山」展示了隱士對佛法的傳承與對文化的熱愛,而「秋光楓葉外,詩思桂叢間」則以秋景爲背景,抒發了隱士深沉的詩意和對自然美的感悟。結尾的「不有幽人召,勞生幾日閒」則表達了隱士對世俗勞碌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