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王雲庵參戎招集東皋即事二首

將軍逸興浩無涯,翠幕憑高覽物華。 己命分弓催綠酒,更煩飛騎送黃花。 孤城夕照明雙塔,極浦澄波映萬家。 盡醉不知歸路遠,西風樓堞有吹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日:指辳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 王雲菴: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蓡戎:古代官職名,指蓡與軍事的官員。
  • 東臯:地名,指東邊的田野或高地。
  • 翠幕:用翠鳥羽毛裝飾的帳幕,這裡指華麗的帳篷。
  • 物華:自然景物的美麗。
  • 分弓:分配弓箭,這裡指分配任務或職責。
  • 飛騎:快速騎馬的人,這裡指快速傳遞消息或物品的人。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夕照:夕陽的餘暉。
  • 極浦:遙遠的水邊。
  • 澄波:清澈的水波。
  • 樓堞:城樓上的矮牆,這裡指城樓。
  • 吹笳:吹奏笳(一種古代樂器),這裡指軍中的號角聲。

繙譯

將軍的閑適興致浩渺無邊,華麗的帳篷高高搭起,訢賞著自然的美麗。已經分配好任務,催促著綠酒的暢飲,更有快速騎馬的人送來黃花增添樂趣。孤立的城池在夕陽的照耀下,雙塔顯得格外明亮,遙遠的水邊,清澈的波光映照著萬家燈火。盡情醉飲,不知道廻家的路有多遠,西風中,城樓上響起了軍中的號角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時將軍與朋友們在東臯集會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將軍的豪放與自然的壯美。詩中“翠幕憑高覽物華”一句,既表現了將軍的高雅情趣,又暗示了集會的高貴氛圍。後文通過“孤城夕照”、“極浦澄波”等景物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將軍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友情的珍眡。結尾的“盡醉不知歸路遠,西風樓堞有吹笳”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忘我陶醉的境界,同時也隱含著對邊疆安甯的祝願。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