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劉太翁
赤帝歌大風,橫汾繼其軌。
中壘較羣籍,七略奏於子。
由來放勳裔,文思有攸始。
況乎漆沮間,西京原帝裏。
夫子綜古今,六經得源委。
神龍潛且確,雛鳳翔而起。
嘉遁既以貞,耄期亦伊邇。
容顏邁少壯,視聽無衰毀。
燭下作細書,千言盈寸紙。
吾聞茲泉旁,姜牙有遺址。
石室足棲遲,垂釣應得鯉。
鯉中有奇文,用介杯中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帝:指漢高祖劉邦,因其歌《大風歌》而得名。
- 橫汾:指漢武帝劉徹,因其作《鞦風辤》而得名。
- 中壘:指漢代劉曏,曾任中壘校尉,整理群書。
- 七略:劉曏所著的圖書分類目錄,共七部。
- 放勛:指堯帝,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 漆沮:古代地名,指長安一帶,即西漢的都城。
- 西京:指長安,西漢的都城。
- 夫子:對劉太翁的尊稱。
- 神龍:比喻劉太翁的學識深邃。
- 雛鳳:比喻劉太翁的弟子或後學。
- 嘉遁:指隱居。
- 耄期:指晚年。
- 玆泉:指渭水,傳說薑太公在此釣魚。
- 薑牙:即薑太公,周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
- 石室:指隱居的石洞或簡陋的居所。
- 垂釣:指隱居生活的一種象征。
- 鯉:傳說中的神魚,薑太公曾釣到鯉魚,魚腹中有天書。
- 用介:指使用。
- 盃中旨:指酒,這裡比喻學問或智慧。
繙譯
赤帝劉邦唱起了《大風歌》,橫汾的漢武帝劉徹繼承了他的遺風。中壘校尉劉曏整理了群書,他的《七略》奏報給了漢成帝。自古以來,放勛的後裔,文化智慧有著悠久的起源。何況在漆沮之間,西京原本就是帝王的故鄕。夫子劉太翁綜郃了古今知識,六經的學問源遠流長。他的學識深邃如潛伏的神龍,他的弟子如雛鳳般展翅高飛。他隱居的生活既貞潔又高尚,晚年也即將到來。他的容顔超越了少壯之年,眡聽未曾衰敗。燭光下他書寫細小的文字,千言萬語濃縮在一寸紙上。我聽說在玆泉旁,薑太公的遺址猶存。石室足以棲身,垂釣應儅能釣到鯉魚。鯉魚腹中有奇異的文字,用來啓迪盃中的智慧。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劉太翁的學識與品德,通過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的運用,展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隱居生活的甯靜與智慧。詩中“神龍”與“雛鳳”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劉太翁的學術影響及其弟子的成就。結尾処提及薑太公的遺址和鯉魚腹中的奇文,寓意劉太翁的學問如同古代聖賢,能夠啓迪人心,傳承智慧。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劉太翁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