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王孝揚將軍留別韻且以送行四首

開府重臨日,當年嶽降生。 千秋常自命,三十早成名。 奕世恩威地,童時釣弋情。 羊城非不戀,麟閣在西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開府:古代指高級官員(如大將軍、中書令等)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之意。
  • 嶽降:比喻傑出人物的誕生。
  • 千秋:千年,泛指很長久的時間。
  • 奕世:累世,代代。
  • 釣弋:釣魚和射鳥,此處指童年時的遊戲。
  • 羊城:廣州的別稱。
  • 麟閣:即麒麟閣,漢代閣名,在未央宮中,用以收藏祕書,後漢宣帝曾圖繪功臣像於閣上,以表揚其功績。
  • 西京:指長安,即今西安,漢唐時期的首都。

翻譯

將軍再次建立府署之時,正是他如山嶽般降生的日子。 他自視甚高,常以千秋偉業自許,三十歲便已聲名顯赫。 他出身於代代受恩威的家族,童年時曾在故鄉釣魚射鳥,充滿樂趣。 雖然對廣州有着深深的留戀,但爲了功名,他必須前往長安的麒麟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將軍的生平與抱負。詩中,「開府重臨日,當年嶽降生」展現了將軍的尊貴與非凡出身;「千秋常自命,三十早成名」則突顯了他的自信與早成;「奕世恩威地,童時釣弋情」回憶了將軍的家族榮耀與童年樂趣;「羊城非不戀,麟閣在西京」則表達了將軍對家鄉的眷戀與對功名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將軍的豪情壯志與家國情懷。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