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杪(miǎo):夏末。
- 孝廉:明清時期對舉人的雅稱。
- 招:邀請。
- 司馬:古代官職名,此處指毛行九的官職。
- 大令:古代官職名,此處指楊止庵的官職。
- 太史:古代官職名,此處指梁藥亭的官職。
- 風幡堂:地名,可能是指一處有風幡的堂宇。
- 次行九韻:按照毛行九的詩韻來和詩。
- 吳越:古代國名,此處泛指江浙一帶。
- 星紀:星宿的記錄,此處可能指天文現象或星象。
- 萍跡:比喻行蹤不定,像浮萍一樣。
- 雁行:比喻兄弟或朋友同行。
- 飛剎:指風幡堂,剎爲佛教寺院的別稱。
- 池光:池水反射的光線。
- 白頭:指年老。
- 希:希望。
- 樂事:愉快的事情。
- 老懷:老年人的心情。
翻譯
在夏末時節,楊寶生這位舉人邀請我與毛行九司馬、楊止庵大令、梁藥亭太史一同在風幡堂飲酒。我按照毛行九的詩韻和了這首詩。
我們來自吳越之地,共同仰望星辰,都是有着卓越才華的人。一時間,我們的行蹤匯聚於此,如同千里之外的雁羣飛來。風幡堂的幡影留住了飛翔的剎那,池水反射的光線照亮了我們舉杯的場景。我這白髮蒼蒼的老人,希望享受這樣的樂事,今天我的心情無比開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末時節,幾位文人雅士在風幡堂相聚的情景。詩中通過「吳越同星紀」展現了他們的共同背景和才華,而「一時萍跡合,千里雁行來」則形象地表達了他們的偶然相聚和深厚的友情。後兩句通過對風幡堂和池光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而詩意的氛圍。結尾的「白頭希樂事,今日老懷開」則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相聚時光的珍惜和內心的愉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視。
陳恭尹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長夏憇澹止園 》 —— [ 明 ] 陳萬言
- 《 摸魚兒 · 夠亥六月留別新安作 》 —— [ 清 ] 龔自珍
- 《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 —— [ 宋 ] 蘇軾
- 《 送夏君美憲使出使回浙 》 —— [ 元 ] 成廷圭
- 《 盛暑 》 —— [ 清 ] 孫原湘
- 《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還,汶公館我於東堂,閱舊詩卷,次諸公韻三首 》 —— [ 宋 ] 蘇軾
- 《 酬樂天晚夏閑居欲相訪先詩見貽 》 —— [ 唐 ] 劉禹錫
- 《 痔不可車旬日乃造於東園春葩向殘夏英欲起慨焉動於老懷再賦絕句十首 》 —— [ 明 ] 李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