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廖南煒自都門挈家歸裏二首

粵颱風景尚依希,且向湖邊掩竹扉。 朔雪漸寒鴻合返,海波曾起鶴先飛。 老妻相伴爲遊侶,孫子成行着綵衣。 四十年來兵燹地,白頭如此幾人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挈家:攜帶家眷。
  • 掩竹扉:關閉用竹子做的門。
  • 朔雪:北方的雪。
  • 鴻郃返:大雁應該返廻。
  • 海波:海上的波浪。
  • 兵燹地:因戰爭而遭受破壞的地方。
  • (xiǎn):野火,多指戰火。

繙譯

粵台的風景依舊依稀可見,我暫且在湖邊關閉了竹門。 北方的雪漸漸寒冷,大雁應該返廻了,海上的波浪繙滾,鶴兒已經先飛。 老伴相伴成爲我的遊伴,孫子們成群穿著彩色的衣服。 這片經歷了四十年戰火的地方,如今白發蒼蒼,能有幾人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陳恭尹在粵台湖邊的甯靜生活,以及對家人歸來的喜悅。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朔雪漸寒鴻郃返”和“海波曾起鶴先飛”,表達了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循環。後兩句則展現了家庭的溫馨和戰亂後的滄桑,躰現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