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冬夜羊城宴集聯句十二韻

夜永寒雲散,燈明妙曲孤。 遠人同萬里,座客半三吳。 嘉會東南美,壯遊今昔殊。 舉觴追往事,擁傳合前驅。 露冷花魂滅,霜清柳眼枯。 菊尋元亮徑,梅放浩然圖。 天地分南北,門牆學步趨。 投閒頻卜夜,角勝竟呼盧。 漫訪羊城跡,須陳鳳闕謨。 使車寧久駐,授簡且爲娛。 客醉屏爭觸,童疲鼾已呼。 東方看既白,餘興滿歸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午: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庚午爲干支之一。
  • 羊城:廣州的別稱。
  • 聯句:古代文人聚會時,每人一句或幾句,合起來成一首詩,稱爲聯句。
  • 三吳:指吳郡、吳興、會稽,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
  • 元亮徑:指陶淵明(字元亮)的居所小徑,此處借指隱居之地。
  • 浩然圖:指孟浩然的畫,此處借指孟浩然的隱逸生活。
  • 鳳闕:指皇宮,朝廷。
  • 授簡:給予書寫的機會,指參與聯句。
  • 呼盧:古代的一種賭博遊戲,此處指玩樂。

翻譯

在庚午年的冬夜,我們在廣州舉行了一次宴會,大家聯句創作了這首十二韻的詩。

夜深了,寒雲散去,明亮的燈光下,美妙的曲子顯得格外孤獨。 遠道而來的朋友與我們相隔萬里,座中的客人多半來自三吳地區。 這次東南的盛會非常美好,今昔的壯遊經歷各有不同。 我們舉杯回憶往事,擁抱着傳遞前人的風采。 露水冷了,花兒的靈魂似乎也消逝了,霜降清冷,柳樹的眼睛也枯萎了。 我們尋找着陶淵明的小徑,孟浩然的畫中梅花也悄然開放。 天地分南北,我們在門牆之內學習着步趨。 閒暇時我們頻繁地夜談,角逐勝負,玩起了呼盧遊戲。 我們隨意探訪羊城的遺蹟,應該向朝廷陳述宏偉的計劃。 使者的車輛不會久留,我們只是暫時享受這書寫的機會。 客人們醉了,爭相觸碰屏風,童僕們疲倦了,鼾聲已經響起。 東方漸漸泛白,我們的餘興滿滿,歸途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賞析

這首作品記錄了明代文人陳恭尹在庚午年冬夜與朋友在廣州的一次宴會上的聯句活動。詩中描繪了宴會的場景,通過「夜永寒雲散,燈明妙曲孤」等句,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孤寂的氛圍。詩中「舉觴追往事,擁傳合前驅」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對前人風采的傳承。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露冷花魂滅,霜清柳眼枯」,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如「菊尋元亮徑,梅放浩然圖」,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志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文人的雅集之樂,也透露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