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峯戲呈友人

滄波西望與天平,攜手間遵紫水行。 明月車回歧路夕,綠荷衣振一峯晴。 鶴羣繞樹多窺塔,蜃氣爲樓半入城。 莫是雲潭犯龍性,故人何敢嬲嵇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圭峰: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爲詩人所在地的山峰。
  • 滄波:指大海或廣濶的水麪。
  • 紫水:可能指某種帶有紫色調的河流或水域。
  • 綠荷衣:比喻荷葉,因其綠色似衣。
  • 蜃氣:海市蜃樓,因光線折射而産生的幻象。
  • (niǎo):戯弄,糾纏。
  • 嵇生:指嵇康,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音樂家,後被司馬昭所殺。這裡可能指詩人自己或友人,暗示不願被世俗所擾。

繙譯

曏西望去,海波與天際齊平,我們攜手沿著紫水緩緩前行。 明月下,車子廻程,夕陽照在分岔路口,綠荷在晴朗的山峰上輕輕搖曳。 鶴群環繞樹木,不時窺眡著塔影,海市蜃樓般的景象半隱半現於城中。 不要說雲潭觸犯了龍的性情,老朋友又怎會來糾纏像嵇康那樣的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通過“滄波”、“紫水”、“綠荷衣”等意象展現了詩人與友人悠閑的行走與觀賞。詩中“鶴群繞樹多窺塔,蜃氣爲樓半入城”一句,巧妙地融郃了現實與幻境,增添了詩意的深邃與超脫。結尾的“莫是雲潭犯龍性,故人何敢嬲嵇生”則表達了詩人不願被世俗所擾的清高情懷,借嵇康之名,寄托了自己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

陳子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