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臺懷古

鄴城斜日散陂陀,銅雀荒涼蔓草多。 薤露一爲稱漢世,墓田空自對漳河。 中原孤寡窺符璽,甲帳嬋娟泣綺羅。 詞客幾回羈旅恨,月明烏鵲迥飛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鄴臺:古地名,今河北省臨漳縣西,三國時曹操曾在此建都。
  • 陂陀(pō tuó):不平坦。
  • 銅雀:指銅雀臺,曹操所建,用於宴飲賦詩。
  • 薤露(xiè lù):古代輓歌名,這裏指哀悼之歌。
  • 符璽:古代帝王的印章,象徵權力。
  • 甲帳:指華麗的帳幕,這裏指曹操的宮殿。
  • 嬋娟:形容女子美好的樣子。
  • 綺羅:華貴的絲織品,這裏指華麗的服飾。
  • 詞客:指詩人自己。
  • 烏鵲:烏鴉和喜鵲,這裏指鳥類。

翻譯

夕陽斜照在鄴城,地面不平坦,銅雀臺荒涼,蔓草叢生。 薤露這首輓歌傳唱於漢世,而墓地空對着漳河。 中原的孤寡之人窺視着權力的象徵,華麗的帳幕中,美麗的女子穿着綺羅哭泣。 詩人幾次因旅途的憂愁而感慨,月明之夜,烏鴉和喜鵲孤獨地飛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鄴城遺址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念與對現實荒涼的感慨。詩中「銅雀荒涼蔓草多」一句,既描繪了銅雀臺的荒廢景象,也隱喻了昔日輝煌的消逝。後句通過對「薤露」、「墓田」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哀思。結尾處的「詞客幾回羈旅恨,月明烏鵲迥飛過」,則以詩人的羈旅之愁和夜空中的孤獨鳥影,加深了全詩的悲涼氛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滄桑的深刻感悟。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