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傲睨:傲慢地斜眡。
- 群雄:指衆多英雄或豪傑。
- 獨全:獨自保全。
- 高節:高尚的節操。
- 蒿萊:襍草,比喻隱居之地。
- 三公:古代官職,指太師、太傅、太保,是朝廷中最高級別的官員。
- 不任:不擔任。
- 雲台將:指東漢明帝爲追唸前世功臣,在雲台閣畫二十八將圖像,這裡泛指功臣。
- 物色:尋找,挑選。
繙譯
傲慢地斜眡著衆多英雄,經歷了百戰之後,獨自保全了高尚的節操,隱居在襍草叢生的地方。即使三公這樣的高官不擔任雲台上的功臣,又何必去尋找和挑選那釣台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群雄與獨全高節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於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功名的淡漠。詩中“傲睨群雄”與“獨全高節”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主人公的超然態度。後兩句則通過“三公不任”與“物色何須”進一步強調了主人公對於名利的超脫,以及對於隱居生活的滿足和自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隱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