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 于石
西湖勝概甲東南,滿眼繁華今幾年。 鐘鼓相聞南北寺,笙歌不斷往來船。 山圍花柳春風地,水浸樓臺夜月天。 士女只知遊賞樂,誰能軫念及三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勝概:美景,壯麗的景色。
  • :居於首位,超過其他。
  • 鐘鼓相聞:鐘聲和鼓聲相互可聽見,形容寺廟衆多,聲響連綿。
  • 笙歌:泛指音樂和歌聲,這裏指船上的娛樂活動。
  • 山圍:山環繞。
  • 花柳:泛指花草樹木。
  • 春風地:春風吹拂的地方,形容生機勃勃。
  • 水浸:水環繞。
  • 樓臺:高大的建築物。
  • 夜月天:夜晚月光明亮的天空。
  • 士女:泛指男女。
  • 遊賞樂:遊玩欣賞的樂趣。
  • 軫念:深切的思念或憂慮。
  • 三邊:指邊疆地區,這裏可能指邊遠或邊防地區。

翻譯

西湖的美景在東南地區堪稱第一,眼前的繁華景象已經持續了多少年。南北的寺廟鐘鼓聲相互可聞,船隻往來不斷,笙歌之聲不絕於耳。山巒環繞着花草樹木,春風吹拂,水面上映照着樓臺,夜晚的月光照亮了天空。男女們只知道享受遊玩的樂趣,有誰會深切地思念或憂慮到邊疆地區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西湖的繁華景象和自然美景,通過對比寺廟的鐘鼓聲和船上的笙歌,以及山水的環繞,展現了西湖的生機與活力。然而,詩的最後兩句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反思:儘管人們沉浸在遊賞的快樂中,但很少有人會關心到邊疆的安寧和國家的長遠。這種對比不僅增強了詩歌的意境,也反映了詩人對於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