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邊城雪送行人胡敬使靈武

· 王稱
萬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 送君走馬去,遥似踏花行。 度蹟迷沙逺,臨闗訝月明。 故鄉飛鴈絶,相送若為情。
拼音

所属合集

#敦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敦煌:古代中國西北重鎮,今甘肅省敦煌市,以莫高窟聞名。
  • 三春:春季三個月,這裏指整個春天。
  • 走馬:騎馬疾馳。
  • 踏花行:形容馬蹄輕快,如踏過繁花般。
  • 度跡:足跡、路徑。
  • 沙遠:沙漠遙遠。
  • 臨關:靠近邊關。
  • :驚訝。
  • 飛雁絕:大雁南遷,冬季不再北飛,象徵離別或遠方。
  • 相送若爲情:如何表達這深深的離別之情。

翻譯

在漫長的萬里敦煌道上,整個春天都沒有停止過飄落的雪花。此刻,我正騎馬送你離去,你的馬蹄彷彿踏着春天的花朵前行。你的足跡在遙遠的沙漠中漸行漸遠,直到臨近邊關,月光灑下,讓我驚訝不已。在這個季節,連故鄉的飛雁都已經南歸,我們如何能承受這離別的傷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城敦煌春季送別的場景,通過萬里長道、漫天飛雪、踏花行的馬蹄和月明的邊關,展現了壯闊而寂寥的景色。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三春雪未晴」表達出環境的嚴寒與漫長,「度跡迷沙遠」則渲染了旅途的艱辛。同時,借飛雁南歸的自然現象,寓言了友人離去後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故鄉的思念。整首詩情感深沉,既有離別的不捨,又有對未來的期待和對自然景觀的讚歎。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