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怎麼如此地濃豔漂亮?像盛開的棠棣花一樣。爲何沒有肅雍的氣象?這是王姬出嫁的車輛。
怎麼如此地濃豔漂亮?像桃李花開一樣芬芳。平王孫女容貌夠姣好,嫁齊侯公子風流倜儻。
漁人釣竿系的什麼線?柔韌的細絲合成漁線。齊侯公子風度真翩翩,娶平王孫女容貌嬌豔。
注釋
召南:指周朝自陝以西的南方諸侯國之地。召,地名,在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
穠(nóng):花木繁盛的樣子。朱熹《詩集傳》:“穠,盛也。”一作“襛(nóng)”,濃豔、盛大貌。
唐棣(dì):樹木名,又作棠棣、常棣。
曷(hé):何。肅雝(yōng):莊嚴雍和。雝,同“雍”,雍容安詳。
王姬:周王的女兒或孫女,姬姓,故稱王姬。
華如桃李:如桃李之花,紅白豔麗。
平王之孫:周平王的孫女。一說周平王的外孫女。平王,東周平王姬宜臼。
齊侯之子:齊國國君的公子。一說“齊侯之子”與“平王之孫”指同一人,即齊侯的女兒,平王的外孫女。
釣:釣魚的工具。這裏專指釣魚的線,比喻王侯貴族互相聯姻,如絲之和。維:語助詞,有“爲”的意思。
伊:語助詞,有“是”的意思。緡(mín):多條絲擰成的絲繩,喻男女合婚。一說釣繩。
序
《國風·召南·何彼穠矣》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現代學者多以爲此詩是爲周王之孫與齊侯之子新婚而作,在讚歎稱美之餘微露諷刺之意。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極力讚美新娘的美貌和車輛服飾的奢華氣派,正面描繪與側面襯托相得益彰。各章首二句都是一問一答,具有濃郁的民歌文學色彩。
賞析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極力鋪寫王姬出嫁時車服的豪華奢侈和結婚場面的氣派、排場。第一章開頭“何彼穠矣”二句以唐棣花兒起興,鋪陳出嫁車輛的驕奢;“曷不肅雝”二句儼然是路人旁觀、交相讚歎稱美的生動寫照。第二章以桃李爲比,點出新郎、新娘,刻畫他們的光彩照人。“平王之孫,齊侯之子”二句雖然所指難以確定,但無非是渲染兩位新人身份的高貴。第三章以釣具爲興,表現男女雙方門當戶對、婚姻美滿。
關於詩歌主旨,古代很多注家認爲此詩蘊含有貶意,即在讚美王侯之家婚娶情景的同時微露出諷刺的意味,諷刺貴族王姬德色的不相稱。這種理解的文本依據是首章的第三句“曷不肅雍”。這一句,多數學者解爲“怎麼不和樂莊嚴?”或“怎麼沒有雍容嚴肅的氣象?”因此得出此詩隱含貶意的結論。
藝術方面,全詩所極力鋪寫的排場氣派在詩人的視野中逐漸推移變化,時而正面描繪,時而側面襯托,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從結構上說,全詩各章首二句都是一設問、一作答,具有濃郁的民間歌謠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