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中巖渡月出峨眉山上

返照中巖渡,峨眉分外清。 一彎新吐月,共我兩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風索索,擁被不堪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峨眉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分外:格外,特別。
  • 新吐月:剛剛升起的月亮。
  • 忘形:指物我融合,忘了自己的存在。
  • :更加。
  • 宵寒:夜晚寒冷。
  • 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生長在水邊。
  • 索索:擬聲詞,形容風吹物體等的聲音。
  • 擁被:裹着被子。

翻譯

夕陽的餘暉灑在中巖渡上,峨眉山顯得格外清幽。一彎新月剛剛升起,它與我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露水之下沙灘顯得更加潔白,夜晚寒涼,酒意也很容易消散。荻花在風中發出索索的聲響,我裹着被子卻不忍心聽這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幽冷寂的月夜江景圖。開篇「返照中巖渡,峨眉分外清」,點明地點,夕陽餘暉中的峨眉山因爲這渡頭而越發清幽,奠定了靜謐的基調。「一彎新吐月,共我兩忘形」,將詩人與新月融爲一體,物我不分,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沉醉於這美好月色中的閒適狀態。「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通過描寫沙灘在露水映襯下更白,夜晚寒冷讓酒容易醒,細膩地營造出一種清冷蕭索的氛圍。最後「荻花風索索,擁被不堪聽」,風中荻花的聲音更增添了幾分孤寂感,詩人裹着被子都不忍聽,將內心的寂寥推向高潮。整首詩借景抒情,以明月、白沙、荻花等意象,抒發了詩人內心複雜且細膩的情感,充滿了悠遠深邃的意境 。

程公許

宋敘州宣化人,字季與,一字希穎,號滄洲。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歷知崇寧縣、施州通判,皆有惠政。理宗淳祐元年遷祕書少監,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等職,官至權刑部尚書。立朝剛正,奏論時政得失,先後忤宰相史嵩之、鄭清之,屢被排擠。爲文有才氣,著述多散佚,今存《滄洲塵缶編》。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