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拼音
名句
譯文
我以前在巴東三峽之時,曾西望明月遙憶峨眉。 家鄉的峨眉山月從峨眉而出,普照滄海,長與人萬里相隨。 在黃鶴樓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這位從家鄉峨眉來的客人。 如今,峨眉山月又將隨風伴送您西入長安。 長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隨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在京師,皇帝與達官貴人們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執麈尾,高談重玄之道。 我像浮雲一樣在吳越遊蕩,而您卻能遭逢聖主,一遊丹闕。 等您一振高名,譽滿帝都之時,再舊來故地,與我一起玩賞峨眉的山月吧。
注釋
蜀僧晏:事蹟不詳。中京:指長安。
巴東:即歸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巴東郡。治所在今湖北巴東縣。
滄海:此泛指江湖。
黃鶴樓:原在今湖北武漢市長江南岸蛇山黃鶴磯上。月華:即月光。
峨眉客:指蜀僧晏。
秦川:指長安附近的渭河平原,古爲秦地,故稱。此指長安。
黃金獅子:指當時的皇帝與王孫貴族。
麈尾:麈是似鹿而大的一種動物。其尾可製爲拂塵,魏晉以來的玄學家清談時執之以示高雅。重玄:此指老莊哲學。語出《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吳越:此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丹闕:赤色宮門,此指皇宮。
帝都:即首都,指長安。
歸時:一作“歸來”。
序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是作者爲送別蜀僧晏所作,通過寫峨眉山月,爲臨行的好友指點帝都王孫公子的喜好與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風氣,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友人懷戀與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全詩以“峨眉山月”作爲主線貫穿始終,從“我”到月,從月到僧,再寫到月,侃侃談來,動感強烈,毫不氣窒,充分顯示出李白作爲歌行高手的藝術水平。
賞析
李白對峨眉月始終未能忘懷,就是萬里遠遊之後,也一直既看且憶,更感覺峨眉月與他相伴而行。而黃鶴樓前來自故鄉的僧人,帶來了峨眉月,讓李白百感交集而追憶峨眉山月。詩中的“峨眉山月”既是貫穿始終的主線,也是詩人與蜀僧晏關係的紐帶。
此詩前兩句“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是在寫異地“看”蜀,表達了李白思念蜀地,讚美那裏的心境。其實是影射自己的酸楚。簡單兩句,縱橫寬廣躍然紙上。峨眉的秀峻,也一目瞭然。此時憶峨眉的景色,百感交集。“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兩句描述異地之月,借月抒懷。由故人聯想到許多,同月不同境,緣由心境來。李白說:就用我的心境,送君入長安吧。“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兩句是在描寫倆人相見默契相談暢懷的情景。憶故談今,別有心意。人生如月,陰晴圓缺,己是浮雲,來去自如。瀟灑超脫,浩然脫俗。也影射了作者雖身不能脫俗,心卻早已超脫世俗的暗意。“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四句說,這明月定將伴送他到長安去,這明月不僅照到江夏,還照到長安以及周圍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兩句寫囑咐故人如果能在京城高善談重玄哲學,就可以受到極高的禮遇,這是作者給故人的囑咐,爲臨行的好友指點當時帝都王孫公子的喜好與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風氣。“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兩句意思是說:我現是落魄去,您卻是乘風歸。雖心境不同,但李白在這裏體現出了他樂觀向上,不甘命運的豪情。“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兩句意思是說:到成功的時候,我們再憶故時峨眉。其實,萬里共明月,本無所謂這裏明月那裏明月之分。但是,這一方面可見李白對故鄉月亮情有獨鍾,另一方面對比自己身似浮雲,滯留吳越,羨慕蜀僧歸時還可見到峨眉月。
全詩以月爲媒,貫徹始終。此詩從“我”到月,從月到僧,再寫到月,侃侃談來,動感強烈,毫不氣窒,充分顯示出李白作爲歌行高手的藝術水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峨眉:山名,位於今四川省峨眉山市。
- 巴東:古地名,今重慶市奉節縣一帶。
- 三峽: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 滄海:大海。
- 黃鶴樓: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古代名樓。
- 月華:月光。
- 長安:古都名,今陝西省西安市。
- 秦川:指關中平原,即今陝西省中部地區。
- 黃金獅子:指佛像或高僧的座位,象徵尊貴。
- 白玉麈尾:用白玉製成的拂塵,古代高僧講經時常用。
- 重玄:深奧的玄理。
- 浮雲:比喻漂泊不定。
- 殢(tì):滯留。
- 吳越:古代國名,今江蘇、浙江一帶。
- 丹闕:皇宮的紅色宮門,代指朝廷。
翻譯
我在巴東的三峽之時,向西望月,懷念着峨眉山。 月亮從峨眉山上升起,照耀着大海,似乎與人萬里相隨。 在黃鶴樓前的月光下,忽然遇見了來自峨眉的客人。 峨眉山的月亮也伴隨着你,風吹着你西行至長安的街道。 長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的月光照耀着秦川。 你乘坐黃金獅子的高座,手持白玉麈尾,談論着深奧的玄理。 我像漂泊的浮雲,滯留在吳越之地,而你卻逢遇聖明的君主,遊歷於皇宮之中。 一旦你名聲大振,滿載榮譽回到帝都,歸來時仍可欣賞峨眉山的月光。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蜀僧晏入京的作品,通過峨眉山的月亮作爲紐帶,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故鄉的懷念。詩中,李白以峨眉山的月亮爲線索,貫穿全詩,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旅途的祝福和對故鄉的眷戀。詩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月光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美好祝願,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自由漂泊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的深深思念。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