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 蓬萊院閉天台女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拋枕翠雲光,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拼音

所属合集

#菩薩蠻

注釋

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三座仙山之一。據《史記·封禪書》中記載:“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後就用蓬萊泛指人們想象中的美好的仙境。蓬萊院,形容庭院幽美如蓬萊仙境一般。 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縣北。 天台女:代指仙女,這裏指像仙女一樣美麗的女子。相傳東漢時期劉晨、阮肇二人曾上天台山採藥,遇見二位女子,留住半年回家,歸家時發現已過了七世,乃知二女子爲仙女。 畫堂:本漢代宮中的殿堂,後用以泛指繪飾華麗的堂屋。 晝寢:白天睡覺。 人無語:《全唐詩》、《歷代詩餘》、《花草粹編》中均作“無人語”。 拋枕:形容人熟睡時頭離開了枕頭,把它拋在一邊。 翠雲:形容女子的頭髮烏黑濃密。宋代柳永《洞仙歌》中有句:“記得翠雲偷剪,和鳴綵鳳于飛。”雲,雲髻,形容婦女的髮髻烏黑捲曲如雲的樣子。 光:光亮。 異香:指女子身上散發出異乎尋常的香氣。 潛來:偷偷地進來,暗中來。 珠鎖:指用珍珠連綴而成或有珍珠鑲飾的門環。門動時可以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晨本二主詞、蕭本二主詞中均作“珠瑣”。 驚覺:驚醒。 銀屏:指白色而有光澤的屏風或圍屏。《歷代詩餘》、《全唐詩》中均作“鴛鴦”。 銀屏夢,這裏指好夢。 臉慢:臉慢,指細嫩而美麗的臉。南朝梁劉遵《繁華應令》中有詩:“鮮膚勝粉白,慢臉若桃紅。”慢,同“曼”,形容容顏的美好。《楚辭·招魂》中有句:“蛾眉曼睩。”王逸注云:“曼,澤也。”《全唐詩》、《歷代詩餘》、《花草粹編》中均作“慢臉”。 盈盈:形容儀態美好的樣子。《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有句:“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相看:對看,仔細看。

這首詞從情郎往見少女的角度寫一對男女幽會偷情的情形,並從情郎的言行情貌和心理活動來刻畫兩人的愛情生活及情感世界。

賞析

這是李煜前期作品中的又一首愛情詞,從內容來看,似仍在寫他與小周後之間的愛情生活,和《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當爲姊妹篇。這首詞也是寫男女幽會偷情的情形,但是它與《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的少女潛見情郎不同,而是從情郎往見少女的角度寫的。兩首詞雖是情趣不同,但卻又異曲同工。 詞的上片主要寫情郎初入少女居處,暗見少女睡態的情景。起始二句點明環境,也點明瞭主人公潛入畫堂的動機和心理活動。一個“閉”字,既說明了少女的處境,也說明了男主人公何以“潛入”的原由,連“晝寢”也從中得到了說明。有人分析,正是由這一個“閉”可見,少女的形象是小周後,而且其時她正處於“禁中”的這段時間裏(馬令《南唐書》卷五)。其實從“蓬萊”“天台”及“畫堂”等句也可以看到,女主人公不是普通女子。聯繫李煜的生活經歷,指詞中少女爲小周後大概可信。後面是作者以欣賞的眼光描摹出少女晝寢的美麗儀態,又從聞到“異香”的角度表現出情郎既與少女相處甚深,又對少女摯愛有加,充分展現了男主人公的情態和心理。 詞的下片寫少女醒後與情郎歡會調情的情景。這裏先從情郎的動作寫起,空間順序十分合理。本是“潛來”,卻因心急情切而碰響“珠鎖”,驚醒了少女的美夢,這本是煞風景的事,但因二人之間情深意切,反而有了更溫馨的氣氛。作者在這裏的描寫又含蓄、又生動、又準確。結尾兩句是點睛之筆,一個“無限”彷彿把千言萬語都說盡,把萬千柔情都化出,這就不僅是外在情貌的描寫了,而是直接寫出了男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感,是由小見大,由實見虛的寫法。 這首詞的視點是男主人公的,是從情郎的言行情貌和心理活動來刻畫二人愛情生活及其情感世界的。這說明李煜在愛情題材作品的創作中善於變化、手法多樣、技巧純熟。全詞寫私情幽會但又不涉低級庸俗,寫男女歡情相聚明快而又不失含蓄,語言曉暢,情態自然,描寫準確生動,格調也不低下,是李煜前期作品中較成功的一篇。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萊: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之一。
  • 天台女: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葯,遇二女子畱住半年廻家,時已入晉,子孫已過七代。後再入天台山尋訪,舊蹤渺然。這裡借指仙女。

繙譯

蓬萊仙院裡住著如天台仙女般的女子,在華麗的厛堂裡白天睡覺寂靜無聲。她拋開頭上的翠玉枕頭,披著如雲的秀發,身著綉花衣裳能聞到奇特的香味。悄悄到來使珍珠門簾晃動,驚醒了在銀屏下的夢境。她滿臉和緩笑意盈盈,相互看著飽含著無限情意。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環境與人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細膩而神秘的氛圍。上闋描寫了女子所処的環境以及其睡態的美麗和迷人,如“蓬萊院閉”給人一種超凡脫俗之感,“拋枕翠雲光,綉衣聞異香”則生動地展現了女子的娬媚。下闋寫男子的到來打破了甯靜,驚動了女子的夢,而最後“相看無限情”則將兩人之間的情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用詞溫婉柔媚,盡顯李煜詞作特有的婉約才情,生動地描繪出了男女間的浪漫情韻。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