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帝京 · 薄衾小枕涼天氣
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徵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拼音
譯文
小睡之後,就因薄被而被凍醒,突然覺有種難以名狀的離別滋味涌上心頭。輾轉反側地細數着寒夜裏那敲更聲次,起來了又重新睡下,反復折騰終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樣漫長。
也曾打算勒馬再返回,無奈,爲了生計功名已動身上路,又怎麼能就這樣無功而回呢?千萬次的思念,總是想盡多種方法加以開導解釋,最後只能就這樣寂寞無聊地不了了之。我將一生一世地把你係在我心上,卻辜負了你那流不盡的傷心淚!
注釋
憶帝京:詞牌名,柳永制曲,蓋因憶在汴京之妻而命名,《樂章集》注“南呂調”。雙調七十二字,上片六句四仄韻,下片七句四仄韻。
薄衾(qīn):薄薄的被子。
小枕:稍稍就枕。
乍覺:突然覺得。
展轉:同“輾轉”,翻來覆去。《楚辭·劉向》:“憂心展轉,愁怫鬱兮。”
數寒更:因睡不着而數着寒夜的更點。古時自黃昏至拂曉,將一夜分爲甲、乙、丙、丁、戊五個時段,謂之“五更”,又稱“五鼓”。每更又分爲五點,更則擊鼓,點則擊鑼,用以報時。
擬待:打算。向子諲《梅花引·戲代李師明作》:“花陰邊,柳陰邊,幾回擬待偷憐不成憐。”
徵轡(pèi):遠行之馬的繮繩,代指遠行的馬。潘問奇《自磁州趨邯鄲途中即事》:“旁午停徵轡,炊煙得幾家?”
爭奈:怎奈。張先《百媚娘·珠闕五雲仙子》:“樂事也知存後會,爭奈眼前心裏?”
行計:出行的打算。
只恁(nèn):只是這樣。辛棄疾《卜算子·飲酒不寫書》:“萬札千書只恁休,且進杯中物。”
序
《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是北宋詞人柳永抒寫離別相思的詞作。詞的上片寫詞人因思念而輾轉難眠,頗有五言古樂府之神韻;詞的下片轉而寫遊子思歸,表現了遊子理智與感情發生衝突複雜的內心體驗。整首詞純用口語白描來表現詞人的內心感受,藝術表現手法新穎別緻。是柳永同類作品中較有特色的一首。
賞析
劉熙載《藝概》論柳詞有云:“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這首《憶帝京》就是具有這種特色的一首詞。
詞的上片寫詞人因思念而輾轉難眠,頗得五言古樂府之神韻。起句寫初秋天氣逐漸涼了,“薄衾”是由於天氣雖涼卻還沒有冷。“乍覺別離滋味”,“乍覺”二字使情感的伏線開始有了起勢,“別離滋味”點明主題。接下來作者將“別離滋味”作了具體的描述:“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這時詞人的情感已由“乍覺”發展到了“展轉”,隨着這相思之情的漸濃漸深,詞人已經睡不着了,只好默默地計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牀後,又躺下來。區區數筆把相思者牀頭展轉騰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狀,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來了。“畢竟不成眠”,是對前兩句含意的補充。接着“一夜長如歲”一句巧妙地化用了《國風·王風·采葛》中“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句意,但語句更爲凝鍊,感情更爲深沉。這幾句把“別離滋味”如話家常一樣攤現開來,質樸無華的詞句裏,蘊含着熾烈的生活熱情。
詞的下片轉而寫遊子思歸,表現了遊子理智與感情發生衝突複雜的內心體驗。“也擬待、卻回徵轡”,至此可以知道,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離開他所愛的人沒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爲“別離滋味”所苦了。此刻當他無論如何都難遣離情的時候,心裏不由得涌起另一個念頭:唉,不如掉轉馬頭回去吧。“也擬待”,這是萬般無奈後的心理活動。可是,“又爭奈、已成行計”意思是說,已經踏上征程,又怎麼能再返回原地呢?“也”、“卻”、“又”、“已”加上上片的“還、“畢竟”等語氣副詞和轉折連詞的運用,使得情感更加百轉千回、婉曲動人,真切地把一個孤獨痛苦的遊子的心理表達得淋漓盡致。歸又歸不得,行又不願行,結果仍只好“萬種思量,多方開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厭厭地”,百無聊賴地過下去了。“萬”、“多”與“只”的對比更加深刻地表明瞭這種寂寞和悔恨的無奈。詞至末韻已達到了情感的最高潮,面對不得已的天涯漂泊,兩情別離,詞人發出了有如誓言般的十個字:“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這兩句語極白,而情極深。這一句恰到好處地總結了全詞彼此相思的意脈,突出了以“我”爲中心的懷人主旨。
用傳統的詞學眼光來看,這個詞的結尾並不算高明。沈義父《樂府指迷》雲:“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又云“或以情結尾,亦好,往往輕而露”。在他看來,以情結尾無疑屬於下乘。後來清代學者沈謙的《填詞雜說》也是這個意思:“填詞結句,或以動盪見奇,或以迷離稱雋,着一實語,敗矣”。與全詞的直陳其事,不假緣飾相統一,這首詞恰恰是“以情結尾”,“着一實語”。但是並不一定顯得“輕而露”。整首詞大部分篇幅都是從自己單方面着筆,結尾兩句卻一轉筆鋒,因已及人,如此化實爲虛,以虛襯實,詞的意蘊更加深厚,章法亦加別緻。詞的語言雖極簡樸,而詞人的性情卻極忠厚。由此可見,以情結尾也是一種寫法,並且可以收到較好的。
由“乍覺”到飽受煎熬,再到苦苦掙扎,最後發出真摯的誓言的心理歷程的描寫,層轉層深,歷歷在目,這既是詞人痛苦的相思之情的真實寫照,同時也顯示了詞人卓越的藝術才能,不僅是一位繪景聖手,更是一位寫情巨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衾:單薄的被子。衾(qīn)。
- 乍覺:剛覺得。
- 展轉:同“輾轉”,繙來覆去。
- 寒更:寒夜的更點。
- 恁:如此。
- 厭厭地:精神不振的樣子。
繙譯
小睡之後,單薄的被子敵不過鞦夜的寒氣,忽然就感覺到了離別的滋味。在牀上輾轉反側直到數了多次寒夜的更點,起來了又重新睡下。終究是難以入眠,一夜漫長就如同一年。也打算停下,調轉遠行的車騎;但又怎奈何,已經確定了要走的計劃。千萬種的思考,從多方麪勸解自己,卻衹是這樣寂寞而精神不振。我一生一世都把心拴在你身上,卻辜負了你那千行的淚水。
賞析
這首詞以一個人的口吻,抒發了離別後的痛苦和思唸。上闋主要描寫了失眠的狀態,突出夜的漫長和難熬,通過“薄衾小枕”“展轉數寒更”等細節,生動地傳達出主人公心中的寂寞和愁苦。下闋則通過內心的糾結,躰現出對愛人的畱戀與無奈。“也擬待、卻廻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把這種矛盾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後表達了對愛人深深的愧疚和眷戀。全詞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將離別的哀傷刻畫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