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正
時雍表昌運,日正葉靈符。
德兼三代禮,功包四海圖。
踰沙紛在列,執玉儼相趨。
清蹕喧輦道,張樂駭天衢。
拂蜺九旗映,儀鳳八音殊。
佳氣浮仙掌,薰風繞帝梧。
天文光七政,皇恩被九區。
方陪瘞玉禮,珥筆岱山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時雍: 指時代安定,社會和諧。
- 表昌運: 表示吉祥的運數。
- 日正: 日中之時,象徵光明與公正。
- 葉靈符: 合應神靈的吉祥符號。
- 德兼三代: 道德品質超越了夏、商、週三代。
- 功包四海圖: 功績遍佈天下,如同地圖般廣闊。
- 踰沙: 遠涉沙漠,形容行程艱辛。
- 執玉: 手持玉器,可能指朝會時的禮儀。
- 儼相趨: 整齊有序地行進。
- 清蹕: 清靜的車駕,皇帝出行時的前導。
- 輦道: 專供皇帝乘坐的車道。
- 張樂: 張設音樂,慶祝或迎接重要場合。
- 駭天衢: 音樂聲震動整個城市街道。
- 拂蜺: 指旗幟隨風飄揚,遮蔽天空。
- 九旗: 多種不同顏色或圖案的旗幟。
- 儀鳳: 鳳凰般的儀仗,象徵尊貴。
- 八音: 中國古代的八種樂器,代表音樂的豐富多樣。
- 佳氣: 祥瑞之氣。
- 仙掌: 可能是指宮殿的裝飾物,寓意神仙庇佑。
- 薰風: 和煦的南風,象徵溫暖和宜人。
- 帝梧: 皇帝所居宮殿的梧桐樹,象徵皇權。
- 天文光七政: 天文現象顯現出國家的治理秩序。
- 皇恩: 皇帝的恩澤。
- 九區: 全國各地,泛指天下。
- 瘞玉: 埋玉,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
- 珥筆: 插筆於耳邊,表示官職,此處指擔任祭典官員。
- 岱山: 泰山,古代祭天的重要地點。
翻譯
在盛世的和平年代,陽光普照,彷彿神靈的祝福。皇帝的美德超越了夏、商、週三朝的禮制,他的功績遍佈天下。人們穿越沙漠,手捧玉器,整齊地走向朝會。清靜的車駕在寬闊的道路上行進,伴隨着宏大的音樂聲,震撼着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旗幟如虹,音樂獨特,祥瑞之氣圍繞在宮殿周圍,溫暖的風吹過皇帝的梧桐樹。天文景象昭示着國家的秩序,皇帝的恩惠遍及全國。此刻,我陪同他參與神聖的埋玉儀式,在泰山腳下擔任重要的祭典官員。
賞析
這首詩是隋朝大臣岑文本獻給皇帝的頌歌,讚美了隋朝的繁榮昌盛,皇帝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績。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日正、靈符、九旗、儀鳳等,構建出一幅宏偉而祥和的皇家景象。同時,通過描繪皇帝的禮儀活動和天文現象,表達了對皇權的敬畏和對國家治理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格調莊重,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盛世的由衷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