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述飛白書勢

六文開玉篆,八體曜銀書。 飛毫列錦繡,拂素起龍魚。 鳳舉崩雲絕,鸞驚遊霧疏。 別有臨池草,恩沾垂露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文開玉篆:古代文字中的六種基本筆畫,比喻書法的精妙猶如雕刻在玉上的篆文。
  • 八體曜銀書:八種字體(指篆、隸、楷、行、草等)在銀質的表面閃爍,形容書法的多樣和華麗。
  • 飛毫:指毛筆的筆尖,這裏形容書寫時的靈動。
  • 拂素:拂動素白的紙張,即在紙上寫字。
  • 龍魚:龍蛇形狀的筆畫,象徵書法的生動和力量。
  • 鳳舉崩雲絕:像鳳凰展翅飛翔,筆勢凌厲,如雲朵斷裂。
  • 鸞驚遊霧疏:像鸞鳥受到驚嚇,飛快地在稀疏的霧氣中穿梭,形容筆意輕盈。
  • 臨池草:古人常以池邊草自比,形容書法練習時的專注與自然。
  • 恩沾垂露餘:書法之美如同沾着清晨露珠的草葉,餘韻悠長,令人回味。

翻譯

精妙的六種筆畫開啓如玉的篆刻藝術,八種字體在銀質的光芒中閃耀。 飛舞的筆尖如同錦繡畫卷,輕拂素紙間顯現出龍蛇般的筆力。 如鳳凰展翅,筆勢破雲而上;如鸞鳥輕靈,遊走於稀疏的霧氣之間。 還有那池邊專注練字的人,彷彿恩澤如露,餘韻綿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書法藝術的高超技藝和深遠意境。詩人以瑰麗的比喻讚美了飛白書(一種硬筆書法)的動態美感,將筆畫比作玉篆、銀書,展現了其精緻與華美。通過「鳳舉」、「鸞驚」的形象,傳達出書法的力度與靈動,以及書法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專注與情感投入。最後一句「恩沾垂露餘」,則寓言般表達了書法作品帶給觀者的感動與餘味,猶如晨露滋潤了草葉,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滋養。整首詩語言優美,富有畫面感,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敬仰。

岑文本

岑文本

唐南陽棘陽人,字景仁。年十四,父因事下獄,詣司隸理冤,命作《蓮花賦》,下筆便成,屬意甚佳,遂雪父冤。後蕭銑召爲中書侍郎。入唐署爲荊州別駕。太宗貞觀元年,除祕書郎,兼直中書省。以李靖薦,擢拜中書舍人。時國家詔誥及軍國大事,文皆出文本。俄爲中書侍郎,專典機密。與令狐德棻撰《周史》,史論均出其手。貞觀十八年,進中書令。及伐遼,凡所籌度,一皆委之。從至幽州,暴病卒。諡憲。有集。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