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妾薄命

團扇秋風起,長門夜月明。 羞聞拊揹人,恨說舞腰輕。 太常應已醉,劉君恆帶酲。 橫陳每虛設,吉夢竟何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團扇:古代的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象徵着秋意和女子的青春易逝。
  • 長門:漢代宮殿名,此處借指失寵的妃子住所。
  • 拊(fǔ)揹人:拍背的人,這裏可能指親近之人,也可能暗示不懷好意者。
  • 舞腰輕:形容女子身材苗條,此處暗指其曾受寵愛。
  • 太常:官職名,掌管祭祀音樂,這裏指地位較高的人物。
  • 劉君:可能是指劉徹(漢武帝),這裏借指權貴。
  • 恆帶酲(chéng):經常帶着酒醉的狀態,形容沉溺於享樂。
  • 橫陳:原指帝王與妃子的寢事,此處泛指男女歡愛。
  • 虛設:空設,無實際意義。
  • 吉夢:好夢,可能指妃子渴望得到寵愛的夢境。
  • 竟何成:最終未能實現。

翻譯

秋風中的團扇輕輕搖曳,長門宮的夜晚月光明亮如鏡。不願聽到背後拍打的聲音,更恨提起那曾經輕盈的舞姿。宮廷的宴樂想必已令太常醉倒,而劉君總是帶着宿醉的狀態。每晚的歡愛都只是空設,那些美好的夢境終究未能成真。

賞析

這首詩以團扇、長門等意象,描繪了一位失寵宮女的內心世界。她面對秋風和明亮的月光,內心充滿羞愧和怨恨。詩人通過「羞聞」、「恨說」表達了她的敏感和無奈,對昔日榮寵的懷念以及對現實冷遇的諷刺。同時,通過「太常應已醉」、「劉君恆帶酲」暗示了宮中權貴的荒淫無度,而「橫陳每虛設,吉夢竟何成」則揭示了主人公命運的悲涼,即使有過美好幻想,也終究無法改變現實的殘酷。整首詩情感深沉,寓言性強,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李百藥

李百藥

唐定州安平人,字重規。李德林子。幼多病,祖母以百藥名之。七歲能屬文,號奇童。隋時授太子舍人兼東宮學士,後歸唐。受譖,流涇州。太宗重其才名,召拜中書舍人,賜爵安平縣男,詔修定《五禮》、律令,撰《齊書》。累官至宗正卿,爵爲子。百藥以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莫不宗仰。藻思沉鬱,尤長於五言詩。卒諡康。所撰《齊書》行於時。有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