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倦游老眼,负梅花京洛,三年春物。 明秀高峰人去后,冷落清辉绝壁。 花底年光,山前爽气,别语挥冰雪。 摩挲庭桧,耐寒好在霜杰。 人世长短亭中,此身流转,几花残花发。 只有平生生处乐,一念犹难磨灭。 放眼南枝,忘怀樽酒,及此青青发。 从今归梦,暗香千里横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倦遊:指厭倦仕途而在外漂泊、遊歷。
  • :辜負。
  • 京洛:京都洛陽,此處代指繁華都城。
  • 清輝:指月光,這裏形容山峯被清冷月光映照。
  • ****摩挲(mó suō):用手撫摸。
  • 霜傑:指檜樹不畏霜寒,是霜中的傑出者。
  • 長短亭:古時大道旁,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常作爲行人休息、餞別的地方,這裏代指人生旅途。

翻譯

我這因疲憊於仕途而遊移的雙眼,辜負了京洛城中那盛放三年的梅花與大好春光。那明麗秀美的高峯之下,曾經相伴之人離去後,如今只剩下清冷月光照映着絕壁。當年在花叢間度過的美好時光,山前送來的清冷空氣,那些離別時如同冰雪般清冽的話語,都一一在心頭浮現。我輕輕撫摸着庭院中的檜樹,它依舊耐寒,不愧是霜寒中的傑出者 。

在這人世間漫長的旅途中,我這身軀漂泊流轉,看了幾次花開花落。只有這一生素來喜愛的事物和樂趣,這一念頭始終難以磨滅。我將目光投向南枝上綻放的梅花,在酒杯中忘卻塵世煩惱,趁着如今還青春尚在。從今後啊,我的歸鄉之夢帶着梅花的暗香,在那千里之外明月橫掛之時。

賞析

這首《念奴嬌》是蔡鬆年的佳作,詞中充滿濃厚的傷感情緒與複雜的心志。開篇就以「倦遊老眼」訴說着自己對仕途的倦怠,「負梅花京洛,三年春物」,看似辜負繁花春光,實則是藉此抒發對過往生活的遺憾。「明秀高峯人去後」幾句營造出孤獨、冷落的氛圍,昔日的熱鬧與如今的寂寥形成鮮明對比。

下闋則轉至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如「人世長短亭中,此身流轉」。但同時「只有平生生處樂,一念猶難磨滅」又流露出對內心所好的執着堅守。「放眼南枝」幾句,描繪出梅花與美酒相伴的自在畫面,又透露出對青春時光的珍視。結尾「從今歸夢,暗香千里橫月」以浪漫的筆觸表達歸鄉的渴望,讓整首詞的情感昇華到悠遠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遐想。整首詞情感細膩深遠,詞境清空高妙,體現出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爲元帥府令史,後隨軍攻宋。熙宗時,爲都元帥宗弼總軍中六部事。海陵王時,擢遷戶部尚書。海陵遷中都,徙榷貨務以實都城,復鈔引法,皆自松年啓之。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文詞清麗,尤工樂府,與吳激齊名,時號吳、蔡體。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