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賞荷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蘸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拼音

注釋

秀樾:青翠的樹蔭。 胭脂:形容荷花紅如胭脂。 沉水:沉香。指荷花香氣燻人。 翡翠:指綠色荷葉。 夜光:荷葉上的水珠。 凌波:形容步履輕盈。「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見曹植《洛神賦》。

這首詠荷詞描寫的初秋時節,黃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虛騷雅,暗香襲人,天光雲影間,山容水態貌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詠荷詞描寫的初秋時節,黃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虛騷雅,暗香襲人,天光雲影間,山容水態貌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氛圍。 全詞運筆極有層次。先寫出了荷塘的總體風貌,「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秀樾」指稀疏的樹影,「水花」則是指水中的荷花。清秀稀疏的樹影環繞着十里橫塘,入晚的荷芳幽靜獨立散發着芳香。此句在用杜甫《曲江對雨》詩中「城上春雲覆苑牆,江亭晚色靜年芳」,荷塘美景不禁讓人留連不捨。「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這句拉近了人們的視野,由遠及近。寫水中荷花,寫花下荷葉。「胭脂雪」,蘇有詩云「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意紅白相雜之色。「沉水」即沉香,閨房薰用。「夜光」借指荷葉上滾動的水珠。荷花飄香,水珠着色,不由使人嚮往如這般皎潔秀美的姑娘。這爲上片。 下片則立意頗新,拉開鏡頭。寫水邊羣山,寫荷上明月,山黛空濛,月波流轉,倒蘸波間,融成一個清幽朦朧的境界。「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蘸瀟湘。」黃庭堅有《西江月》,曰:「遠山橫黛蘸秋波」似與此同情。不由使人覺之「山眉水目,顧盼含情」的女子嫋嫋出現。「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荷花又稱爲凌波仙子,語出曹植《洛神賦》,「灼若芙蓉出綠波,」「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故得名。面對荷花香豔,涼夜清風的美景,作者不由發概嘆,良宵美景君應賞,別負青春美少年。 這首賞荷詞,詞風清韻,如月下荷塘,清新雅舒,暗香襲人。賞荷而不僅見荷,天光雲影,山容水態皆入眼簾,而處處都烘托出一種賞荷時的恬淡溫馨的氣氛。遣詞造句中,精挑細揀,「秀、靜、瘦、遠」字字含情。有人謂「蓮體實肥,不宜言瘦」,(王若虛《滹南詩話》)並嘗易「膩」字,意雖同物,而詞境界全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秀樾(yuè):清秀的樹廕。
  • 橫塘:泛指池塘。
  • 胭脂雪:形容荷花的顔色如胭脂般豔麗,如雪花般潔白。
  • 薰沉水:香氣如沉香般濃鬱。
  • 翡翠磐:比喻荷葉。
  • 淩波:形容女子步履輕盈。

繙譯

清秀的樹廕下橫臥的池塘緜延十裡都散發著香氣,水蓮花在傍晚的景色中靜靜地呈現著一年的芳華。如胭脂般豔麗、雪花般潔白的荷花瘦弱,散發著如沉香般的香氣,如翡翠磐般的荷葉高高聳立,滾動著夜晚的月光。遠処是青黑色的山,月光下的水麪波光悠長,傍晚的雲朵和鞦天的影子浸潤在湘江之上。沉醉的魂魄應該追逐那如洛神般步履輕盈的夢,托付給這夜晚的西風帶來絲絲涼意。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優美的賞荷圖。開篇寫荷花的香氣四溢和在傍晚的靜美,突出了其芳華之美。“胭脂雪瘦薰沉水”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荷花的豔麗和香氣,“翡翠磐高走夜光”則生動地展現了荷葉的形態和月光下的美妙。下闋從遠景寫起,山和月光下的水波,營造出一種空霛的氛圍。“暮雲鞦影蘸瀟湘”更增添了畫麪的詩意和澄澈感。最後表達出詞人沉醉於美景之中以及對清涼之夜的感受。整首詞意境優美、空霛,用詞精準而富有詩意,讓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賞荷的雅趣和自然的美妙。

蔡松年

金真定人,字伯堅,號蕭閒老人。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松年初爲元帥府令史,後隨軍攻宋。熙宗時,爲都元帥宗弼總軍中六部事。海陵王時,擢遷戶部尚書。海陵遷中都,徙榷貨務以實都城,復鈔引法,皆自松年啓之。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文詞清麗,尤工樂府,與吳激齊名,時號吳、蔡體。有《明秀集》。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