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棲真院分韻得獨字

· 于石
空翠冷滴衣,石蘚滑吾足。 偶隨白雲去,棲此林下屋。 樓影掛斜陽,鐘聲出深竹。 山僧老面壁,誰與伴幽獨。 分我雲半間,攲枕聽飛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翠:指山間清新的空氣和翠綠的景色。
  • 石蘚:石頭上的苔蘚。
  • 攲枕:斜靠着枕頭。
  • 飛瀑:從高處直瀉而下的瀑布。

翻譯

山間的清新空氣和翠綠景色讓衣衫都感覺冷涼,石頭上的苔蘚使我的腳步滑膩。偶然間隨着白雲飄去,我棲息在這林中的小屋。樓影斜掛着夕陽的餘暉,鐘聲從深邃的竹林中傳來。山中的僧人老了,面對着牆壁,有誰能陪伴這幽靜的孤獨呢?分給我半間雲中的空間,我斜靠着枕頭,聆聽着飛瀑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林幽居的靜謐畫面。詩人通過「空翠」、「石蘚」等自然元素,傳達出山林的清新與寧靜。詩中的「樓影掛斜陽,鐘聲出深竹」進一步以夕陽和鐘聲爲背景,加深了這種超然物外的氛圍。結尾的「攲枕聽飛瀑」更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遠離塵囂、靜享自然之美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